第20章 除夕团圆(4 / 4)
。每个陀螺的转速都不相上下,抽打陀螺的鞭子扬起的弧度整齐如弓,“陀螺得‘抽三鞭歇一歇’,” 大孩子教小孩子的动作耐心,“一鞭催转,二鞭稳劲,三鞭加速,少一鞭则慢,多一鞭则疲,得让陀螺自己找到转的力道,像日子得自己活出劲来。” 输了的孩子笑着把糖果分给赢家,没有哭闹,没有耍赖,“愿赌服输,明年再赢回来,” 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坦荡,比霞光还明亮。
村东的空地上,几个妇人正忙着支起锅灶,准备煮 “团圆面”。柴火添得匀匀的,火苗舔着锅底的弧度温柔如舌,“这面得‘每人一碗’,” 掌勺的大嫂往锅里下面的动作均匀,每把面条的分量用手抓得精准,“老人的面煮得软,年轻人的面煮得韧,孩子的面剪得短,少一碗则缺人,多一碗则虚设,得让筷子都能捞着团圆,哪怕只是一碗面。”
面碗里的浇头摆得像幅小画,青菜、鸡蛋、肉丝各占一角,“绿的是生机,黄的是福气,红的是喜气,” 分面的妇人笑着解说,把第一碗面端给最年长的婆婆,“先敬长辈,再分平辈,最后给娃,规矩不能乱,福气才能顺顺传。” 林羽接过面碗时,指尖触到的温度不烫不凉,刚好能捧在手里,像被特意焐过的暖意。
夜深时,他在客栈的窗边坐下,看元日的最后一缕霞光隐入山后。远处的村落渐渐亮起灯火,稀稀落落的鞭炮声还在断续响起,像不舍得结束的欢宴。背包里的灵草种子与今天收集的糖纸、香灰、茶末混在一起,气息各异却又和谐相融,像这元日的光景,各有各的热闹,却共同遵循着 “辞旧迎新” 的自然时序。
林羽翻开《太初规则》,月光透过窗棂落在书页上,其中一页画着幅元日拜年图,祠堂祈福、戏台看戏、茶馆品茶、共吃团圆面的场景连成环形,像条流动的福带。他突然懂得,所谓规则的公平,不在刻意的安排里,而在自然而然的欢然中 —— 是撒灰的分寸、递糖的数量、插香的位置、分面的顺序,是每种互动在默契中守住的那点 “人心”。
后半夜的村庄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犬吠划破夜空,像在给元日唱安眠曲。“初一的觉,睡得越沉,来年越精神,” 客栈掌柜的话语带着困意,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这份安宁。林羽望着窗外的月光,雪地上的反光如铺着层银霜,把每条巷弄都照得清清楚楚,仿佛连黑暗都懂得在元日退避三舍,让光明多驻留片刻。
他知道,这座古村的故事,不过是天地规则的又一个注脚。当明天的太阳升起,祈福的香会换一批新的,戏台的戏会演下一出,茶馆的茶会泡新一壶,团圆面的汤会熬新一锅。而这元日,会像千年的晨钟一样,在新与旧的交替中,继续唤醒沉睡的土地,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每个生灵:真正的公平,不是强求一致的相同,而是各得其乐的和谐,如这拜年的人群,富人与穷人并肩走着,老人与孩子笑着闹着,没有高低,不分贵贱,只在一声 “新年好” 里,共享着同样的欢喜。
林羽合上眼,听着窗外的风声渐渐变得轻柔,像在听岁月的祝福。背包里的灵草种子安静下来,仿佛也在这元日的暖意中,读懂了藏在问候与欢笑之间的生存智慧。他的旅途还在继续,但此刻,在这元日的古村里,他触摸到了规则最生动的模样 —— 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人们在新年第一天,对生活最纯粹的热爱与对彼此最真诚的祝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