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乡野自然(3 / 5)
平衡。
“进来喝杯茶吧。” 开门的老者须发皆白,手里的紫砂壶斟茶时,茶汤注入杯中的弧线圆润饱满,每杯都七分满,不多一滴,不少一滴。堂屋里的八仙桌摆放得端端正正,桌腿与地面的缝隙四边相等,像用尺子量过的一般。
老者给林羽讲起这老宅的历史,说当年建宅时,工匠特意让东西厢房的高度相差半寸,“东边高了迎朝阳,西边矮了纳晚凉,各有各的好处,谁也不亏着”。墙上挂着的字画,间距与大小都经过精心布置,既不会因为是名家手笔就占了更多墙面,也不会因为是晚辈涂鸦就被挤在角落。
庭院里的石榴树结满了果实,每个石榴的大小都不相上下,挂在枝头的高度也错落有致,不会有哪个果子因为位置好就长得格外饱满,也不会有哪个因为藏在叶间就显得干瘪。老者摘下两个石榴递给林羽,果皮裂开的纹路都呈五角星状,籽实饱满得像缀满了红宝石,酸甜各占一半,恰到好处。
离开老宅时,夕阳给市集镀上了层金箔。老艄公的渡船正载着乘客返回,船身依然保持着七人的平衡,不多不少。卖鱼的摊主收摊时,把剩下的小鱼倒进河里,鱼群争食的动静不大不小,既不会搅得河水浑浊,也不会因为抢食而互伤。
林羽坐在返程的渡船上,看着岸边的灯火次第亮起,每盏灯的亮度相仿,在暮色中连成串温暖的星,照亮着每个晚归人的路。罗盘的铜针在 “和” 位轻轻颤动,指针两端的光晕柔和地融合在一起,像两滴相遇的水珠,不分彼此。
他突然懂得,所谓规则的公平,从来不是削足适履的强求,而是各得其所的从容 —— 就像这渡船,既能载着富商,也能容下书生;就像这阳光,既照耀着豪宅,也温暖着陋巷;就像这灵草的种子,无论落在肥沃的田畴还是贫瘠的石缝,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方式,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夜深时,渡船靠岸。林羽在渡口的客栈歇脚,背包里的灵草种子安静地躺着,与白天收集的石榴籽混在一起,各自保持着完整的形态。他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又会有新的故事在这古渡口上演,而规则就像这河水,无声地流淌在往来的人事里,公平得如同日出日落,从未改变。
窗外的蝉鸣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蛙鸣与虫唱,它们的声调节奏均匀,不会有哪只青蛙叫得格外响亮,也不会有哪只蟋蟀唱得格外缠绵。林羽合上眼,仿佛看到无数条看不见的线,正在天地间编织着一张平衡的网,而他的旅途,就是在这张网中,见证着万物各得其所的从容与美好。
大暑的骄阳炙烤着青石路面,林羽沿着溪流前行,斗笠边缘垂下的布条已被汗水浸得半湿。前方的小镇被一条溪流环抱,横跨水面的石拱桥如弯月卧波,桥身的青苔顺着石缝均匀蔓延,像给古老的石桥镶上了层翡翠边。
桥头的老槐树下,几个工匠正忙着修缮桥栏。领头的石匠拿着墨斗放线,线绳弹出的痕迹笔直如尺,在斑驳的石面上划出清晰的界限。“这栏杆得比桥面高出三尺七寸,” 他用铜尺量度的动作一丝不苟,“高了挡视线,矮了不安全,老祖宗传的尺寸,一分都错不得。”
林羽靠在槐树的虬枝旁歇脚,看着工匠们凿石的节奏。每锤落下的力度都恰到好处,既不会震裂整块石料,也能凿出整齐的纹路。石屑飞溅的弧度呈扇形展开,落在地上的范围不大不小,刚好在预先画好的白圈内,像被无形的手圈定了轨迹。
桥尾的药铺飘来草药香,穿长衫的郎中正坐在柜台后配药。他用铜秤称药的动作轻缓,秤砣滑动的距离每次都分毫不差,当归三钱、黄芪二钱、甘草一钱,分量精准得像用天平量过。“药味有轻重,药性无贵贱,” 他把配好的药包进牛皮纸,折痕整齐如刀切,“多一分则烈,少一分则弱,得让它们各归其位才管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