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路向天涯(2 / 4)

加入书签

能装下更多山河,更多人。”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布鞋,林羽背起背包站在院门口时,朝阳正好跃过墙头,给老宅的砖瓦镀上层金边。王阿婆、念善一家都来送行,院墙上的向日葵幼苗朝着太阳的方向,像排整齐的小旗。

父亲把罗盘塞进他手里:“这针认路,更认心,别丢了。” 他的指尖在 “善” 字木块上轻轻一点,“记住,走到哪,都别忘了为什么出发。” 母亲的眼眶红红的,却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乎的槐花饼:“路上趁热吃。”

林羽转身向众人鞠躬时,背包里的《太初规则》突然微微发烫,封面上的符纹闪过道微光,随即又恢复平静。他知道,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 像灵草的种子总要离开母体,像向日葵总要跟着太阳转动,像爷爷当年背起行囊时那样,带着善意与思念,去丈量天地间最本真的规则。

走出巷口时,林羽回头望了眼老宅,灵草的花影在晨光中轻轻摇曳,像在挥手告别。他紧了紧背包的肩带,陶土罐里的家乡土贴着心口,温热得像亲人的手掌。前方的路在阳光下铺展开来,通向未知的远方,却又仿佛处处都是归宿 —— 因为心里装着的,早已比天下更大。

风掠过耳畔,带着灵草的清香,林羽迈开脚步的瞬间,背包里的种子似乎轻轻动了动,像在呼应着什么。

小满的雨来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路上,溅起半寸高的水花。林羽戴着爷爷的斗笠,站在山神庙的屋檐下,看着雨幕将远处的山峦晕染成水墨画。背包里的陶土罐轻轻晃动,家乡的泥土混着灵草种子的气息,在潮湿的空气里漫开来。

庙门口的老柏树上,两只麻雀正躲在枝叶间避雨,一只羽毛鲜亮,一只灰扑扑的,却共享着同一片遮雨的浓荫。林羽摸出罗盘,铜针在 “坎” 位微微颤动,指针两端的光晕均匀分布,像被雨水洗过的天平。“爷爷说水最公平,” 他想起手札里的话,“不管是王侯还是乞丐,落在头上的雨都一样凉。”

山神庙的泥地上,几个赶路人围坐成圈,中间燃着堆篝火,湿柴燃烧的青烟呛得人直咳嗽。穿粗布短打的樵夫正把干粮掰成小块,分给身边的书生和货郎,黑面馍馍的碎屑落在地上,立刻引来几只蚂蚁,它们搬运食物的路线,与篝火的裂纹奇妙地平行。

“这雨怕是要下到后半夜。” 货郎用袖子擦着脸,露出胳膊上的淤青 —— 是今早赶路时被掉落的山石砸的。他从行囊里摸出块伤药,却先递给了咳嗽不止的书生,“你身子弱,这薄荷膏能润润喉。”

林羽注意到,货郎的伤药油纸包上,印着与清虚观药签相同的纹样。天书在背包里微微发热,却没有显现任何文字,只有封面上的符纹泛着淡淡的光,像在说有些规则本就无需言说。

傍晚的雨势渐小,山涧的水流变得湍急,浑浊的黄水里裹挟着断木和石块,奔涌而下的力道均匀得惊人,既没冲垮左边的石岸,也没漫过右边的草滩。樵夫指着水流的轨迹:“这涧水涨了几十年,从来都是走这条道,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

林羽蹲在涧边,看着自己的倒影在水中破碎又重组,突然想起爷爷地图背面的话。他取出《太初规则》,翻开时发现书页边缘沾着片新叶,叶片的脉络与水流的走向完全重合,仿佛是天地自己画下的注脚。

夜里的山风带着凉意,篝火渐渐熄灭,只剩下通红的炭火。书生借着月光读诗,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货郎和樵夫虽听不懂,却都安静地听着,炭火映照的脸庞上,疲惫与安宁各占一半。

林羽靠在庙墙根打盹,梦里回到了老宅的菜畦。灵草的种子正在泥土里翻身,新苗顶破种皮的力度不大不小,恰好能撑开土壤又不伤及根系。父亲站在一旁微笑,手里的罗盘指针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