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商业综合体的黎明(1 / 3)

加入书签

    160商业综合体的黎明(第1/2页)

    数据流仍在屏幕上滚动,绿色字符一列列划过。陈帆的手指从回车键上收回,指节轻敲桌面边缘,节奏稳定。主控室的灯光微微泛白,映在他脸上没有多余情绪。技术员盯着稽查组抵达宏远总部的消息,刚想开口,却被一道指令打断。

    “启动运营一级响应。”

    声音不高,但清晰。技术员立刻切换界面,调出五道口商业综合体的全系统接入状态。红外节点、Wi-Fi探针、POS通道全部进入待命序列。距离开业还有六小时,系统开始预加载人流模拟模型。

    “把427个感应点全部激活,优先校准餐饮区和中庭动线。”陈帆站起身,走到中央大屏前,“今天不是剪彩,是验证。”

    他没提宏远,也没提监管公告。那场风暴已经过去,现在要的是结果。

    大屏切换至三维热力图,建筑结构在深灰底图上浮现,红色光斑缓慢聚集于入口区域。系统正在根据历史出行数据预测首日客流峰值——预计十五万人次,集中在午后两小时。

    “味象坊的位置压中了最优路径。”技术员调出选址分析报告,“模型推演显示,其门前停留时长应比均值高出两倍以上。”

    “等真实数据。”陈帆说,“别信推演。”

    八点十七分,商场正式开放。第一波顾客涌入,系统同步捕捉到三百二十八台设备的MAC地址,自动去重后生成实时人流密度图。三分钟后,红外感应标记异常:B1层西侧通道出现滞留点,人群围绕一家茶饮店形成环形排队带。

    “味象坊。”技术员念出名字,“平均停留8.7分钟,超出阈值300%。”

    陈帆点头,下令调取该区域摄像头联动回放。画面中,顾客有序点单,服务员出餐节奏稳定,无明显服务延误。队伍虽长,但无人离队。系统自动抓取前二十名顾客的消费金额与后续动线,发现其中七成进入周边零售店铺,带动三家相邻商户营业额上升17%以上。

    “通知招商部,准备续约谈判资料。”陈帆说,“用这份数据做筹码。”

    九点四十三分,系统报警提示异常行为个体出现。一名男性顾客在味象坊取餐后未离开,反而绕行至另一队列前端,故意放缓脚步,引起轻微拥堵。随后,他在服务员递送饮品时突然侧身,使托盘倾斜,饮料洒落地面。

    “是意外?”技术员问。

    “再看一遍。”陈帆目光未移。

    视频回放开启多角度还原。主视角显示男子主动偏离通行路线;侧面镜头捕捉到其右手曾短暂扶住桌沿借力;顶部视角确认其左脚鞋尖在碰撞瞬间有明显发力动作。整个过程持续不到五秒,但三次规避正常取餐路径。

    “不是失误。”陈帆说,“是设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