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工作站的死亡警告(1 / 4)
122工作站的死亡警告(第1/2页)
屏幕微光映在陈帆脸上,他指尖悬停于回车键上方,正准备将“开曼查询请求”标记为长期监控项。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蜂鸣撕裂了机房的安静。
那声音不像警报,更像金属被强行扭曲的嘶叫。主控区最内侧的Sun工作站屏幕瞬间转红,字符乱码般翻滚几下,随即彻底黑屏。硬盘指示灯由规律闪烁变为急促连闪,紧接着全部熄灭。
周婷几乎是撞开椅子站起来的。她几步冲到设备前,手指迅速扫过电源开关,果断切断供电。主机外壳还带着余温,她直接拧开螺丝,掀开侧板。
“不是过载。”她说,声音压得很低。
李航已经拎着示波仪过来,探头刚接上主板测试点,数据曲线便显示出异常波动——电流峰值出现在北桥芯片附近,但时间极短,不到千分之三秒。这种冲击模式无法通过常规电路故障复现。
张磊蹲在机箱旁,用镊子清理散热鳍片间的灰尘。他的动作忽然顿住,在PCI插槽边缘夹缝里夹出一片指甲盖大小的金属薄片。表面有烧灼痕迹,边缘微微卷曲,像是某种微型接收装置的残骸。
“这东西不该在这里。”他把金属片放在绝缘托盘上,递向李航。
李航接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残留编码。那是一串蚀刻在基底上的数字字母组合,虽部分损毁,但仍可辨识。他打开本地数据库比对,输入前六位编号后,系统跳出一条记录:北方电子仪器厂,军工配套产品序列,用途标注为“高灵敏度电磁耦合单元”。
“这不是民用件。”他说,“而且这批编号早在2001年就停止使用了。”
周婷的手指轻轻拨动主板上的焦痕区域。那是一圈放射状的烧蚀纹路,中心点正好落在芯片组焊点之间。她取出游标卡尺测量间距,又调出该型号工作站的设计图纸进行对照。
“烧痕分布呈同心圆扩散,能量集中点偏离供电线路。”她抬头看向陈帆,“如果是内部短路或电压不稳,损伤应该沿着电源走线蔓延。但现在的情况……更像是外部定向脉冲击穿了局部电路。”
陈帆没说话,走到主控台调取机房环境日志。温度、湿度、电压均无异常波动。他切换到安防系统,回放过去十二小时的红外监控画面。
画面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温控系统自动重启了一次,持续时间为四分钟。同一时段,一道清洁人员的身影出现在主机间门口。门禁记录显示该时段无人刷卡进出,但红外感应捕捉到有人停留了约两分半钟。
“滤网更换流程?”张磊皱眉。
“我们没有安排夜间维护。”周婷盯着门禁日志补充,“而且这个人没签到,也没穿标准防护服。”
李航立即接入楼宇管理系统,提取当日所有设备通信日志。他在空调控制模块中发现一段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