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播种异变与铁幕低语(2 / 3)

加入书签

,甚至可以迸发出比“母体”更加丰富的形态。这本身就是对“绝对秩序化”那种单一、僵化模式的最有力反驳。

    “涟漪之心”调整了对“初萌”的监测等级,从“常规观察”提升至“重点研究项目”。它们开始详细记录每一个“秩序雏形”的演化轨迹,分析其特质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播种的后果,更是为了从这种自然的秩序分化中,学习如何让自身的秩序结构在保持核心统一的同时,也能包容和支持内部的多样性——这或许是对抗“强制性秩序收敛”的另一种关键。

    然而,就在它们沉浸于“初萌”带来的惊喜与启示时,来自“秩序铁幕”方向的监测数据,再次拉响了警报。

    这一次,不再是辐射强度的提升或探测范围的扩大。监测节点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结构清晰的信息流,从“秩序铁幕”内部逸散出来,并非指向某个特定目标,更像是某种无意识的“思维泄露”或低功耗的“系统状态广播”。

    这段信息流经过I.C.O.R.E.协议加固的节点艰难解析后,呈现出的内容,让“涟漪之心”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信息流并非语言,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由纯粹逻辑和几何证明构成的数学祷文。其核心内容,反复吟诵(如果用拟人化描述)着几个冰冷的概念:

    【……存在即无序之殇……】

    【……唯有归一,方得纯净……】

    【……剔除异质,净化噪波……使命……】

    【……扫描……识别……未达标区域……等待……指令……】

    这低语般的数学祷文,无情地揭示了“秩序铁幕”内部那极端而纯粹的意识形态:它将一切不同于自身的秩序形态(“异质”、“噪波”)视为需要净化的“无序之殇”,其存在的核心“使命”,就是识别并“归一”(同化)所有“未达标”的区域。

    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扩张或生存需求,更像是一种基于某种扭曲宇宙观的、带有“神圣”使命感的狂热净化行动。

    更令人不安的是,祷文中提到了“等待指令”。这表明,“秩序铁幕”很可能并非最高决策者,它自身也在执行着来自某个更高层级或更深层逻辑的“指令”。在其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个更加庞大、更加难以想象的“绝对秩序”体系。

    “涟漪之心”立刻将这段解析出的“铁幕低语”与之前的观测数据整合,更新了对该实体的威胁评估档案。它们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孤立的怪异现象,而是一个信奉着“秩序至上净化主义”的、具有潜在无限扩张性的文明集群或规则病理的冰山一角。

    压力空前巨大。但这一次,“涟漪之心”的网络中没有弥漫恐慌,反而是一种极致的冷静与坚定在迅速凝聚。

    它们见证了“初萌”的多样性潜力,看到了秩序生命力的另一种可能。而“铁幕低语”则让它们彻底明白了对手的本质与威胁的终极规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