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战地专业广播电台的设想(一更)(3 / 7)
吃完饭回去的路上,魏巍看向刘一民:“一民,你怎么这么沉默?从进入军营之后,情绪一直很低落。”
“这么明显?”
“怎么回事?”
“没怎么,触景生情了。前线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生离死别,上一次我们是真的到前线阵地上了,那时候的战斗还很激烈。在掩体里聊天的同志,几个小时后就没了呼吸。”刘一民叹了一口气。
魏巍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他明白这种感受。
“吴政委说战士们的思想变化大,我觉得得加强战士们的心理疏导。生离死别,并不是一件很容易接受的事情。”刘一民说道。
从85年开始,前线专门建设的有对敌广播电台,主要播报越军家属的信件,越南人的歌曲。从建成开始,就对越南军队产生了强大的心理攻势,甚至导致对方出现过“炸营”。
刘一民觉得,应该有一个专注于前线的军事广播电台,通过广播疏解官兵的情绪。
魏团长说道:“一民,你这个想法不错,就是怕引起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哪位战士没有思乡之情呐,最重要的是疏导,堵不如疏。魏团长,这思乡之情,不是堵了就没得。”刘一民说道。
魏巍对刘一民的话表示赞成态度:“思乡之情有利有弊,我们是防御战争,思乡之情能够转变为对敌人的愤慨,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当年抗美援朝,远赴异国,如果没有对于家乡的热爱,不可能打的那么顽强。”
三人聊了一会儿,各自准备睡觉。他们三个人两人一个房间,魏巍和魏团长一起,刘一民和李雪建睡一起。
走回房间,李雪建正坐在书桌旁看书,看到刘一民,立即起身说道:“刘教授,借您的光,我也住上这两人间了。”
“哈哈哈,你看的什么书?”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李雪建将书递给刘一民:“您的《一个人的朝圣》,您用书桌吗?桌子给您,我坐在床上看就行。”
“我现在不用,这坐飞机和卡车,累了,我想早点睡觉。”
“行,那我也不看了,早点睡,明天还有演出。您要洗脚,这里面有热水。”李雪建将桌子上的暖壶端了起来。
“我自己来。”刘一民说道。
趁着泡脚的功夫,李雪建跟刘一民探讨了一下剧本创作的思想和演员的精神状态等问题。
“雪建同志,你看来平常读不少书啊。”刘一民擦了擦脚。
“平常没事儿干,我就爱看点书。咱是演员,但也得学习。我们不能只看剧本,也得看剧本的原著。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