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国际写作营的屁股露出来了(2 / 6)
梅的好感毫无下限。
看到冯程跟覃雪梅的关系渐近,不断地针对冯程并制造误解。最终把戏终究被拆穿,覃雪梅和冯程成为一对,两人成为夫妻共同扎根塞罕坝。
在主线的剧情里面,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比如冻死在送寄养路上的刘师傅,往山上送给养的林场职工因为老婆生孩子忘了送给养,导致大雪封山之时,先遣队断粮半个多月。
在这半个多月里,先遣队通过吃老鼠肉、平日里厨师搜集的大学生浪费的剩饭为生,想出去求救人差点被冻死在路上。
刘师傅得知之后,架上马单独出发送给养。刘师傅出发不久,林场领导接到空军通知,林场挂上了断粮的求救布条。林场立即组织人手营救,追上刘师傅的时候,他已经被冻死在了雪窝里面。
刘一民对里面的内容稍微改动,使之符合八十年代写作的故事风格。另外对因为工作失误导致先遣队断粮、刘师傅冻死的给养员结局做了交代——判刑入狱。
翌日,《燕京日报》刊登出了刘一民在美国受到中情局策反后,勇敢揭露阴谋的相关消息。
相关部门之所以选择《燕京日报》,也是为了不过度刺激美国。
这应该是《燕京日报》成立之后卖的最火的一期了,报社当天发动了所有能发动的印刷机,印多少报社就要多少,根本不愁卖。
《燕京日报》除了在燕京销售渠道比较齐全外,其余地方都不如国家级媒体。
但本期的《燕京日报》多有不同,在神秘力量的帮助下,南方的市民一觉醒来也在书店看到了《燕京日报》。
读者拿着报纸纷纷痛骂美国,认为美国佬实在是太坏。一些所谓的理中客想来一些看似理性的发言,也被淹没在人民的口水战里面了。
“恁娘,你没看这图片都是美国报纸的!”读者破口大骂道。
接下来,各地的地方媒体开始转载《燕京日报》的消息。跟读者破口大骂不同,高校和各研究所的学者教授反应不一,众说纷纭,领导在审批对外合作项目的时候开始留了一个心眼,临行前对外派的教授先做出国预警。
教育部的相关政策也紧锣密鼓地出台,针对外国相关资金进入高校做了严格的限制,学校接受外国资金时必须向教育部门报备并接受审核。
文艺界对作家的出国访问并没有进行限制,却开始调查各个邀请项目背后的资金背景,但真要靠文艺界自身去调查,自然是不行的,毕竟文艺界大部分时候也只能对内进行管理,手伸不出去。
《燕京日报》在刊发之后,带着记者对刘一民做了一次简短的采访,主要是向读者证明,这件事情是真的。
燕大,刘一民将摩托车停好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快速走了进去,严家炎看到刘一民后拉着他说道:“你是豫省汝县的是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