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朱霖和龚雪斗艳(2 / 6)

加入书签

之、欧阳山尊、夏淳、蓝天野等副院长和导演参会讨论。

    几人纷纷冲刘一民打着招呼,脸上的表情如同过年一般。

    等坐下后,曹禹说明了召开会议的目的,将目光先放在了于是之身上。

    于是之乐呵呵地说道:“我觉得是个好本子,不是都讲创新戏嘛,不是学着外国人的创新才是创新。咱们自己换换风格,也叫创新。

    另外有些事情,敲一敲也好。我觉得咱们要约束好人艺的演员,做真正的文艺工作者,不要败坏了人艺的名声。”

    “老于这话我赞同,不过在咱们人艺,这种事情几乎是没有,但也要防微杜渐。人艺几十年的光荣历史,得被一代代人艺人视为珍宝的传承下去。”欧阳山尊附和道。

    夏淳也发表了一下自己的几点意见,甚至还举了几个例子:“当年赵树理同志离开燕京文艺部门回晋省之时,讥讽的话犹在耳中。”

    当年赵树理被调离燕京,一位私生活不检点的干部前来相送,赵树理毫不客气地说道:“我可不跟你在一起了!”

    提起这件隐秘的事情,蓝天野鼓掌大笑:“我看咱们不仅得排,得在报纸上大张旗鼓的讲咱们要排,让有些人好好看看。”

    蓝天野的笑声,让众人笑出了声。至于里面的隐喻,众人认为如今上级鼓励大胆创作,不需要顾虑太多。

    曹禹看大家兴致都很高昂,于是拍板决定排这部话剧。至于让谁排,等剧本出来之后再说。

    翌日,人艺通过报纸向读者宣布,人艺正式宣布对《戏台》进行话剧改编。并将《戏台》的全新风格展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和创新价值向读者一一进行了分析。在文章的最后,人艺向不断创新的话剧作家刘一民表示了感谢。

    如此大张旗鼓的宣布改编,在人艺的历史上极为罕见。一般的改编都是等即将首演的时候,才会做一些宣传,这样一来,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于佳佳给刘一民打来电话,告诉他《中青报》最近收到了不少稿子,基本上都是陌生的笔名在批判《戏台》,认为《戏台》在以荒诞不经的风格来诋毁、来谩骂。

    “我们《中青报》应该不会发这样的稿子,但保不齐会有其他的报社发这样的稿子。”于佳佳提醒刘一民注意。

    “谢谢你了,于佳佳同志。”

    “嘿,说谢谢就见外了。我还准备写一篇评论,就讲影迷、戏迷、书迷如何正确的看待演员、作家等。要喜欢他们的文艺作品,不要去盯着本人。我们是青年报,这也算是对青年的寄语。”

    于佳佳说完,跟刘一民探讨了一下《戏台》后挂断电话准备写评论。

    目前就整个杂志和报社而言,负面的评论还没有出现。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