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从《纽扣》解放思想(2 / 5)

加入书签

   “听刚才叔叔那意思,那装文竹的瓷罐好像还不是一般的物件!”

    “怎么可能?就是一平常玩意儿,我爸肯定是瞎说的。”

    “那,假山呢?”

    “嗐,就一块破石头,我爸放在柜子里,多长时间没见过亮了!”

    将刘一民送走,朱霖拍了拍胸脯,看向了楼上亮着灯的家,蹑手蹑脚地走了上去。

    见朱父跟平常一样,就知道还没被发现,于是装作若无其事回到卧室里面睡了。

    等以后再找个机会跟父亲解释吧!

    脑子里面想着等寒假如何去见刘家父母,前阵子还在说刘老师第一次上门紧张呢,转眼可就轮到了自己,心里面越想越睡不着。

    各种情形,都脑补到位了。

    作为一个演员,她深信排练的时间越长,上台的时候越顺利。

    十月一号,随着国庆节的到来,《纽扣》这篇短篇正式发表。

    在《纽扣》的末尾,崔道逸备注上了一段文字“改革文学视角向下的文学作品,将改革的视角从大转向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角落。小镇乡间小贩们的细微改变,正是展示了改革开放在不经意的角落,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纽扣》的题目大家乍一看感觉莫名其妙,甚至在想《纽扣》怎么可能成为一篇的标题,但是仔细看,才发现《纽扣》是这篇的主线。

    低头看了看自己衣服上的扣子,自己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东西,仔细一想,现在买着是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不仅方便,花样也越来越多了,出现了许多以前没见过的款式。

    现在大家不怎么注意纽扣,在以前这个大家主要靠自己双手和缝纫机制作衣服的时代,人们总愿意去选择一些好看的扣子来装饰自己单调的衣服。

    官媒在报纸上发表着评论《从一颗‘纽扣’上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学习上级政策,向人民群众传递最新的政策精神》。

    《中青报》发表评论《用双手改变自己生活,青年人要做改革的排头兵》

    《青年人要以“章华妹”为榜样,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破除唯“单位”论!》

    其中一家报纸还刊登了一群青年在大前门卖大碗茶的新闻,成功解决了25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第一天卖出了三千多碗大碗茶,挣了六十多块钱,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各地方的报纸,也积极找这样的例子,号召待业青年,自己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