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驴得水》卖的越来越好(5 / 5)
卖的非常不错,每一场的上座率都是百分之百!”
刘一民翻了一个白眼:“朱厂长,现在没多少电影看,哪场电影的上座率不是百分之百?”
朱得熊笑道:“你说的对,但是这不一样。一民啊,现在报纸上和观众都是在夸奖《驴得水》的。我看呀,大家都认识到了《驴得水》的艺术魅力,越来越看好!”
不出朱得熊所料,接下来报纸上关于《驴得水》的评论越来越多,燕大校园也有很多的学生在讨论这部电影。
大饭堂晚上也开始放映这部电影,每到傍晚的时候,燕大的学生就开始搬着自己的小板凳拿着电影票往大饭堂里面跑。
王严来信告诉刘一民,自己在川省拍电影的时候到旁边的几个电影院看了,县里面的电影院也都是满的,排片的场次越来越多。
不过另外一个情况让他稍微觉得有点失落,因为很多人将这部电影当做喜剧片在看了,而不是一部艺术片。
刘一民回信,这是正常的事情,不同的艺术欣赏水平造成人的审美不同。雅俗共赏,才是对一部电影最高的评价。
《驴得水》的电影票卖的越来越火,一些发行公司,甚至开始准备再采购电影拷贝,让汪阳兴奋了起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卖出的拷贝数量并不能提高收益,但是这能够提高北影厂的影响力。
哪个电影厂不想出几部好电影,出去好跟人吹牛。你要是没好电影,跟几个电影厂的厂长见面,腰杆子都挺不起来。
直到拷贝数量持续增长,最后拷贝数量来到了150个。跟刚开始卖的数量相比,简直是翻了一倍。
数量达到了跟中影的另一个分成标准,北影厂又赚了一笔,汪阳高兴地在全厂的会议上称这是一笔意外之财。
【《驴得水》让我们看到了好作品的力量,好的作品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使一时不显,观众会用心投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