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驴得水》卖的越来越好(4 / 5)

加入书签

    刘一民暗道,看来文艺片在八十年代也没什么市场。

    不过至于伤心,刘一民还真没有,他之前也预料到了。

    朱霖为了表示对《驴得水》的支持,买了好几张电影票送给朱父朱母或者是其她朋友。

    隔天就要进入五月份了,《驴得水》的上映已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刘一民早就没有关注了。

    宿舍里,刘一民正坐在床上看书,刘振云走了进来,对着旁边的两个人说道:“邪了门儿,不都说《驴得水》看的人少吗?今天我去买票,怎么一张票都买不到?”

    “你买票干什么?”李学勤问道。

    刘振云没有说话,而是再次强调道:“重点是我买不到票啊!”

    陈大志问道:“是啊,你买票干什么?”

    “你们两个寺庙里面的和尚,关心这个干什么?”刘一民调侃道。

    刘振云笑着看向两人,还是一民说话好听,听着心里面就舒坦。

    陈大志和李学勤被呛的说不出话来,两个人支支吾吾,尽说着一些年纪轻轻,怎么能尽想着感情之类的话。

    刘振云问道:“一民,你说为什么买不到电影票?”

    “因为电影院放的电影少呗!”

    刘振云心累的坐在床上,好不容易想买张电影票请师妹郭见梅看看电影,话一话老乡情谊,增进一下同学感情,这下可好,硬是买不到!

    “你还不如想想,论文怎么写!”陈大志愤愤不平地说道,说完后颇有戳碎刘振云美梦的奇妙爽感。

    刘振云生无可恋地说道:“怎么写?教授都不知道怎么写,你问我?”

    马上就大四了,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以前论文借鉴的是苏联。

    可惜现在要学习西方大学的毕业论文,很多教授都不知道西方的论文怎么写,格式还不太了解。

    甚至一些工农兵身份留校的燕大老师,当时都没写过论文。

    不过学校会马上引进一批西方的论文资料,提供给教授和学生们进行参考。

    刘振云关于买不到票的事情,刘一民没有注意。等到进入了五月份,朱得熊的电话再次打给了刘一民。

    “一民,我觉得《驴得水》这部影片在群众里面也是受欢迎的,79年我去了国外一趟。我发现国外的电影院都在记录上座率之类的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我最近和厂里面的同志也去外面了解了一下,我发现《驴得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