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豫省三杰(3 / 5)
是南方人,难道我大明的天下只有半边天吗?
于是不得已,一群人又开始选。最终选出了五部长篇,增加了川省作家周克琴的《徐茂和他的女儿们》、湘省作家莫应封的《将军吟》。
总共五篇,豫省的作家占了三篇。
评委们拿着这个结果给作协做了汇报,作协很满意,张广年带着这个结果专门去医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茅盾先生。
获奖名单通过报纸公布了出去,整个文坛围绕这五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没有获得长篇奖的作家,看着上面的名单扼腕长叹。
鄂省作协,徐驰看到名单后,高兴地朝着不远处的办公室走去,敲开门恭喜道:“老姚,恭喜啊,《李自成》第二卷获奖了,这可是目前咱们国内最受关注的文学奖了。”
姚雪垠笑容满面又谦虚地说道:“感谢评委们对我的认可。你的老朋友刘一民同志的《追风筝的人》也入选了,是这次获奖里面最年轻的作家,真是后生可畏啊!”
“一民的《追风筝的人》在写作的时候我就看了,雁冰同志也是赞不绝口,能评上我不感觉意外。”徐驰刚说完,办公室门口响起凌乱的脚步声,都是来恭喜的同事。
燕京,朱霖率先拿着报纸跑到了刘一民跟前,恭喜他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刘老师,高兴吗?”朱霖笑着问道。
刘一民高兴地说道:“当然高兴了,这可是一件喜事儿啊!”
四合院里面的电话不断地响了起来,还出现了繁忙的情况,总机的接线员都纳了闷了,平常有人朝这儿打电话,可是绝对没有这么多啊。
总机这边是可以偷听到谈话的,于是对视了一眼,偷偷的听了起来。
过了一会,接线员对着总机其余人说道:“你们猜都是干嘛的?”
“干嘛的?”
“打电话的人都提及了五个字,叫做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接线员嘿嘿一笑,悄悄说道:“你们可别瞎传,这个院子里面住的是刘一民同志,打电话都是恭喜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
刘一民这里就没有闲着,一个接一个的电话,让旁边朱霖有好多话都憋在了嘴里面。
喘口气的时候,朱霖见缝插针问道:“都谁啊!”
刘一民咧嘴一笑,又接起了电话。谁打电话了记不住,可谁要是不打,咱可都记着呢!
有人电话打不通,那索性就不打了,直接跑到了刘一民的四合院里,向他当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