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诗坛干仗(2 / 5)

加入书签

sp;不过整体而言,还是蓝色工装工人居多。自行车的把手上,挂着茶杯,跟旁边的同行人大声地开着玩笑或者谈论着最近看了什么好看的电影儿。

    有的青工自行车的前面或者后面坐着年轻的对象或者媳妇儿,旁边的人吹着口哨起着哄。姑娘侧坐在后面,红着脸用手轻轻地拍着对象的肩膀,示意他骑快点,远离这群捉弄她的工友。

    阳光洒在马路的尽头,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崔道逸感慨道:“当年我刚上班的时候,大街上哪有这么多的自行车啊,大姑娘小伙子都是挤公交,离得近的走着就到了。现在,你看看路上,都是骑自行车的。”

    “时代在发展嘛!”

    “是啊,在发展!早上街头走一走,心情都能愉悦不少,你看,上班的年轻人笑的多开心。”

    现在上班的人上班笑嘻嘻,后来上班的人,耷拉着脑袋困兮兮。

    转眼间,两个人就来到了《人民文艺》编辑部内,自行车刹车锁车的声音在不绝于耳。看到刘一民和崔道逸后,纷纷跟他们打起了招呼。

    两人在编辑部内坐了有一会,张光年才走进了编辑部。

    看到刘一民后,径直朝着他走了过来,声音提高了几倍:“看谁来了,我们的打狼英雄来喽!”

    编辑部内,看过报纸的,纷纷笑了起来。

    “咱们刘一民同志年纪轻轻,打起狼来是丝毫不手软啊!”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一民不仅长得一表人才,枪法也是一流。就像报纸上讲的,刘一民刘一民,一心一意为人民!”

    “就是嘛,你看看长得多俊,要搁到以前,哪有潘安、宋玉什么事?”

    刘一民笑着看向夸奖的编辑说道:“老王同志,你眼神真好,我以后稿子投给你。”

    “哈哈哈,那老崔不得杀了我。”

    编辑部内,一片活跃的笑声,等大家笑的差不多了。崔道逸跟刘一民走进了张光年的办公室,聊了聊当前文坛的一些趣事儿。

    张光年拉开窗帘,打开窗户,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能够直接进来。

    “一民,听说你也去参加《诗刊》的《青春诗会》了?”张光年靠在窗户边问道。

    “去了,到北戴河体验了两天,回来后我就去了川省。”

    “感觉怎么样?”

    “北戴河好风光啊,温度和景色都美,是一处不错的休养之所。”刘一民不知道为什么张光年突然提起了北戴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