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来自东方的年轻人(2 / 5)

加入书签

 记者们不断地拍着照片,代表团的成员微笑回应。

    “各位法国的记者朋友,等记者会的时候我们自会回答你们的问题。”顾志军大声地说道。

    走进大使馆的餐厅,昨天没有露面的韩大使出现在了餐厅里面,紧紧地握着巴金的手说道:“巴金同志,辛苦了,代表团的各位同志,辛苦了!”

    “大使同志,你们在国外做外交工作才是辛苦了。”

    韩大使身上带着一股子军人气息,新中国的前几代大使大部分都是军人转行。韩大使是打游击的出身,身上还带着一股子随性的感觉。

    “这位就是我的小老乡了吧?”韩大使指着刘一民笑着问道。

    身前的罗孙往左边挪了一步,刘一民得以上前,伸手说道:“您好,大使同志,我是刘一民。”

    “好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惜这是正式场合,要不然咱们两个老乡真要泪汪汪一下。咱们都是老乡,咱俩是老乡中的老乡。你的诗歌我很喜欢,加油,争取创作出更加催人奋进的诗歌来。”

    韩大使紧紧地握住刘一民的手,直视着刘一民的眼睛,像是要看透刘一民的内心世界。

    “中!”刘一民说道。

    听到“中”字,韩大使一愣,随即跟周围的人一起笑了起来,拍着刘一民的肩膀连声说道:“对,中中中,咱们豫省人就是得说中。”

    一句乡音出口,两人感觉更加亲近了许多。

    “今天给咱们代表团的同志们准备的是小米粥、鸡蛋和面包,既然来到了巴黎,咱们也来一次中西结合。”

    韩大使邀请大家坐下吃饭,边吃边讲目前的法国现状,主要是讲经济文化,很少涉及到政治上。

    第一站是巴黎大学,这里也是巴金当初留学的地方。很多文化界人士聚集在这里欢迎代表团的到来,随着轿车稳稳停在众人面前,代表团的成员依次下车跟欢迎的人群打招呼。

    实际上他们现在来到的学校是巴黎第九大学,巴黎大学在1968年的伍月**风暴中,大学生占领了巴黎大学,事件过后巴黎大学直接被拆分成了1—13所大学。

    可以说巴黎大学,是左意学生的大本营。

    参观完巴黎第九大学后,在文学院停了下来,中法两国的作家代表团走进了文学院的报告厅,在这里他们将展开一次文学的交流。

    在进入报告厅的时候,刘一民看到了几个颇有意思的中文标语——“中国的男学生和女学生可以交流吗?”还有一些其他的政治标语。

    伍月风暴的爆发点就是因为男学生要求能够随意进入女学生宿舍,废除性别隔离,此时的法国大学实行的是男女分班措施,性别之间的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