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魂没走(2 / 3)
流的门道摸得一清二楚。
&1t;br他只看了一眼沈默拍下的纸船照片,脸色就变了。
&1t;br“朱砂祭纸,”
他捻着胡须,眼神变得锐利,“而且不是一家的纸。
你看这拼接的痕迹,这块是王家村的,那块是李家渡的。
都是早就废弃的祭祀遗物。”
他把照片推回给沈默,声音压得极低:“沈警官,这不是人做的。
这是河,在自己给自己缝寿衣。”
&1t;br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暗红色的粉末,带着一股奇异的金属腥气。
&1t;br“祖上传下的‘禁笔砂’,混在墨里写字,能断魂引,让那些东西找不到路。”
他将纸包塞进沈默手里,郑重警告,“但记住,写了就得烧,不烧干净,这砂……它自己会认路。”
&1t;br回到实验室,沈默立刻对“禁笔砂”
和河岸的纸灰进行了成分分析。
&1t;br砂中含有极为罕见的硫铁矿晶粒,其微量元素构成与城东河道百年河床的沉积层样本完全吻合。
&1t;br而更惊人的现是,当这些晶粒遇水后,会释放出一种极其微弱的声波震动。
&1t;br他将这股频率输入电脑,与“ech0Ω”
磁带中那段无法破译的低频噪音进行比对——波形曲线的重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七。
&1t;br他又请来了民俗专家陈婆。
&1t;br老人戴着老花镜,只看了一眼纸人的照片就直摇头。
&1t;br“反折法,先折人,后贴名。
全反了。”
她布满皱纹的眉头紧锁,“真正的渡魂,名字是要用刻刀蘸着活物血,一笔一划‘刻’进纸胎里的,讲究的是‘先名后形’,魂有归处,形才有依。
现在这些……像是被人把作业本上的名字撕下来,胡乱贴上去的,是‘抄’出来的。”
她说着,从针线篮里摸出一把乌黑的老剪刀,拿起一张空白黄纸,双手如蝴蝶穿花般翻飞,几下就剪出一个惟妙惟肖的纸人。
&1t;br纸人脱手落地,竟像被风吹动般,极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1t;br“老祖宗的东西,敬畏没了,纸就活不了。”
她收起剪刀,幽幽地叹了口气,“可要是执念还在,纸……就会自己去找人。”
&1t;br深夜,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转的微光。
&1t;br沈默将那片从河岸带回的纸灰溶于弱碱性溶液中,滴在载玻片上,置于高倍显微镜下。
&1t;br随着他缓缓旋转调焦轮,奇迹生了。
&1t;br在那些断裂的植物纤维交织的缝隙中,竟浮现出一条条细如丝的、仿佛血管般的红色文字。
&1t;br这些字迹正是那份残缺的“百命换一安”
契约的正文,它们随着溶液ph值的细微波动,时而清晰,时而隐去,仿佛拥有自己的呼吸。
&1t;br他猛地站起身,调出本市近期的水文数据。
&1t;br一条异常曲线立刻攫住了他的视线——从七天前开始,城东河道的流开始异常减缓,尤其是在午夜时分,几近停滞。
&1t;br他想起地方志里的一句古谚:月满子时,水静如镜,百魂齐渡,一安可期。
&1t;br时间吻合了。
&1t;br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1t;br纸船、名字、契约、声音……它们共同指向一个冰冷的事实。
&1t;br它不需要一个具体的凶手去推人下水,它只需要一份不断扩充的名单。
&1t;br沈默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