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魂没走(1 / 3)
那双眼睛里没有恶意,只有一种近乎冰冷的、纯粹的好奇,仿佛一个高级的捕食者在观察即将落入陷阱的猎物。
&1t;br沈默没有回头,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1t;br他缓缓伸出手,指尖在冰凉的镜面上停顿了片刻,随即猛地按下桌上“ech00”
示波器的电源开关。
&1t;br屏幕上的绿光与那句“声音住进了骨头里”
的文字一同湮灭,回归死寂。
&1t;br他拔掉所有线缆,将设备用防静电袋层层包裹,最后锁入保险柜,整个过程冷静得像在处理一件与自己无关的证物。
&1t;br他没有声张,甚至没有给任何人去一张警告便条。
&1t;br恐惧在确认的瞬间便沉淀为行动的燃料。
&1t;br他抓起车钥匙,脑海中浮现的,是苏晚萤清晨来的那张照片。
&1t;br照片的背景是城东河道灰蒙蒙的天空和泛着油污的河水,前景却是一艘被水浸透、歪歪扭扭的纸船。
&1t;br船头立着一个粗糙的纸人,胸口处,三个娟秀的字迹——苏晚萤——如同一个烙印,死死地贴在那里。
&1t;br夜色下的城东河道比照片里更显阴森,河风带着腐烂水草的腥气。
&1t;br沈默打开强光手电,光柱扫过浑浊的水面。
&1t;br那艘纸船早已不知所踪,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纸屑在岸边的回水湾里打着旋。
&1t;br他蹲下身,用一把长柄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最大的、尚未完全化开的纸灰,封入证物袋。
&1t;br这片纸灰的边缘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焦黑,仿佛被无形的火焰舔舐过。
&1t;br他凝视着袋中的灰烬,低声自语,声音被风吹得支离破碎:“不是模仿,是复制。”
模仿尚有笔触的差异和人力的痕迹,而这,像是从一个源头直接分化出的另一个存在,完美得毫无破绽。
&1t;br与此同时,市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室内,苏晚萤的指尖正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1t;br她面前摊开的,正是那卷清代“渡魂名录”
的残卷。
&1t;br几天前,她为了比对一种修复用墨的成分,曾在这卷档案的末页空白处,无意识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1t;br而现在,那片空白的区域,竟浮现出一圈又一圈细密的、仿佛用血写成的名字。
&1t;br这些名字以一种诡异的螺旋形态向中心汇聚,而她的名字“苏晚萤”
,赫然出现在第七圈第三个位置上。
&1t;br更让她遍体生寒的是,在她的名字旁边,还有一个用朱砂标记的微小符号。
&1t;br“这是‘血亲未尽者优先引渡’的标记。”
视频通话里,她的导师林老师面色凝重,背景是堆满符号学典籍的书房。
&1t;br“这种螺旋序列,我只在一本关于甲子年大水灾的地方志异闻里见过,被称为‘代偿序列’。
意思是,当祭祀名单上的亡魂因故无法引渡时,仪式会启动一种补偿机制。
若无直系亲属自愿献祭,它就会自动寻找那些在契约文书附近‘无意书写’了自己名字的人,作为替代品。”
林老师推了推眼镜,一字一顿地说道:“晚萤,你要明白,你当时在那张纸上写下的,已经不是一个名字了。
那是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一份古老的契约,进行的补签。”
&1t;br沈默将车开到一处老旧的茶馆,请出了正在打牌的老周。
&1t;br老周是这一带有名的“白事通”
,对三教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