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那个,陆总应该不会跨界来造车(3 / 4)
净赚100个亿,那当然是毫无疑问的选择后者。
垄断了一个行业赛道,市场规模远比利润率更重要,
让下游厂商的走量车也能承受得起,意味着电池出货量也会跟着走量。
低配版即便是比雅迪旗下16万到20万的车型都能承受得起,固态晶格电池的销量规模也会激增。
比雅迪的新能源车销量增长非常猛,去年卖了6万多辆,今年的销量是有望突破10万辆的,五年后更是能把年销量推高到60万辆。
就目前而言,元界智控的固态晶格电池一统江湖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没有对手,以后大概率所有的新能源车都会采用固态晶格电池。
去年新能源车的产量接近38万辆,销量33万辆。
不出意外,国内的新能源车销量应该会在2018年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2022年突破500万辆,
到了2024年更是突破了1000万辆大关。
如果都是采用固态晶格电池,哪怕都是低配版500Wh/kg,100万辆新能源车就能为元界智控带来880亿的营收,30%的利润率那也是264亿。
要是1000万辆,那就是8800亿的营收,利润额就是2640亿。
光是垄断一个新能源车赛道的电池供货,元界智控靠着电池业务就能赚个盆满体满。
而固态晶格电池的业务范围可不止一个新能源车赛道。
就在今天上午,于长乐跟八大新能源车企谈完电池业务合作,到了下午他就接见了各路智慧型手机厂商,基本上大众所熟知的那些国内手机厂商都来了。
无一例外都是奔着固态晶格电池来的。
「各位,这是让我难做啊,给了谁首发都不合适,不管给谁,其它友商都会不高兴。」此时此刻,于长乐环视一众智慧型手机厂商的代表负责人说道。
这会儿几个手机大厂为了抢首发,争得面红耳赤。
小咪的代表负责人当即道:「那于总你说咋办?」
闻言,于长乐微笑着说道:「上午我跟几大新能源车厂商沟通,关于供货这个事儿,选择了这麽一个方案,元界智控同时为所有客户供货,供货的多少按照各位友商的采购比例挂钩。」
众人一愣,互相对望了一眼。
于长乐直言不讳道:「这麽说吧,我元界智控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客户,各位要抢首发,还是找别的思路吧。」
同时供货,那就是大家都可以首发。
大家都首发,就是都没有首发。
友商们也忍不住在心里骂咧,闹了半天,还是在一条水平线,并没有与对手拉开优势差,反倒是让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