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那个,陆总应该不会跨界来造车(2 / 4)
; 于长乐此刻的内心也是大为震撼的,对老大的敬佩又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是真没想到陆安现在的「威力」这麽强悍,完全不搭边的汽车行业里的人,居然都这麽害怕他去造车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难道这就是人类在21世纪抽到的第一张「金色传说」的威力嘛?
此刻,于长乐在心中更加坚定不移的要追随老大抱紧大腿不放松。
尽管陆安完全没有造车的经验,对于元界智控来说也是完全陌生的行业,但新能源车行业里的人是真的害怕陆安过来跟他们打PK。
天晓得他到时候会放出什麽大招来?
固态晶格电池出来之前,电池领域对于元界智控来说也是完全陌生的行业,也没有人觉得元界智控会颠覆电池行业格局的。
各大电池厂商只顾盯着同行对手,谁也没有料到最后居然被一个跨界过来的玩家把他们干崩碎了。
却说此刻,于长乐不急不缓地说道:「去年我就跟陆总谈过,要不要响应国家号召,去新能源车领域这条赛道玩玩儿。」
此言令得众人顿时心中一惊。
于长乐话锋一转,笑道:「但陆总跟我说,他对造车并不感兴趣,元界智控若是真要打算进军新能源车领域,也就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把固态晶格电池卖给各位了。」
心惊的众人听到这话也不由得放心了不少,暗暗松了口气。
也对,要是元界智控真的打算自己造车,肯定会把固态晶格电池作为自家新能源车产品的独家技术与卖点,不可能把电池卖给同行竞争对手来削弱自己的优势。
双方在接下来交谈了十来分钟,采购事宜正式达成全面共识。
七大造车新势力总共下单10万套电池,比雅迪一家下单12万套电池,都是500Wh/kg低配版固态晶格电池。
按照协议约定,元界智控将于2017年6月份之前完成产品交付,订单采取先款后货,合同协议自签署日起的三个自然月内,按约定预付订单总额的35%的货款。
此次与八大车企厂商签下的500Wh/kg低配版固态晶格电池,采购单价8.8万元人民币。
采购订单总量22万套,合计金额193.6亿元人民币,按照35%的预付款,厂商将预付67.76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卖给新能源车企的固态晶格电池,其利润率也是30%,因为综合成本高,定价太高厂商也承受不了,可能就放弃使用,或者只用于溢价更高的高端车型,厂商采购的量大幅减少。
作为高技术壁垒的垄断型产品,利润率高低不是重点,重点是绝对利润额,这才是反映实打实赚了多少钱。
一种情况是利润率500%,但最后只是净赚1个亿;而另一种情况是利润率20%,但最后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