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刘备:朕不想当高祖,也不想让阿斗当汉文帝(7 / 13)
小皇帝。
而像李翊这种既得利益者,仍然愿意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把格局打开的人其实反而是极少数。
当然,李翊的眼界确实远比朝中许多人要长远的多。
他看得多,想得多,所以也能舍弃很多东西。
但一人之力并非是无穷尽的。
任凭李翊如何努力,也是不可能改变本时代人的历史局限性的。
你不能站在后世者的角度,去批评本时代的人三观。
且换位思考,
又有哪个既得利益者,真正愿意为了大局着想,主动割让自己的利益蛋糕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刘备是纯白手起家,而且打得太快了。
在白马过隙的军旅生涯中,将一路诸侯又一路诸侯一一干碎。
期间,便出现了一大帮功勋大臣。
并且,刘备早已具备灭吴、灭魏的实力。
可他现在,却不得不放慢脚步。
因为他不像刘邦那样,可有没有心理负担的,
将韩信、陈豨、英布、彭越等一帮开国功臣全部宰了。
你先甭管这帮人死的冤不冤,反正是宰了。
所以他们也就威胁不到皇权与中央集权。
但刘备性格仁厚,莫说手下兄弟没有造反。
即便他们真的有一些嚣张跋扈的行为,刘备也不见得就会杀他们。
正因为如此,刘备手下的军功阶层其实已经严重饱和了。
伐吴,就意味着现有的权力结构会被打破。
站在顶点的元勋,不想让下面人上来分蛋糕。
下面的新人却嫌老东西站在顶点太久,抢占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说到底,权力的盘子总共就那么大。
你不管怎么封,职位的名称怎么改。
都永远只能在那个职权范围里去定,去分。
这就是刘备目前所面临的困局。
他不想成为刘邦,也不想让刘禅像汉文帝那样上位那么艰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