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刘备:朕不想当高祖,也不想让阿斗当汉文帝(5 / 13)

加入书签

    没过几年便被升任到了洛阳当京兆尹了。

    杜畿持笏正色谏道:

    “我朝新立不过六载,河南、关中初定,民生尚需休养。”

    “此时兴兵,恐非良策。”

    宗正刘琰紧随其后:

    “杜公所言极是。”

    “吴据长江天险,水军强盛。”

    “我朝虽据淮南、荆州,然水军实力尚不足以灭吴。”

    “若强行征调民夫建造战船,必致民怨沸腾。”

    太常羊衜也出列附和:

    “陛下,臣观天象,今岁不宜兵事。”

    “且孙氏据江东已历三世,百姓归心。”

    “强行征伐,恐违天和。”

    一时间,朝堂上反对伐吴的声音愈来愈多。

    好像此时出兵,便是有伤天和、人和似的。

    按理来说,灭吴之后,手下人也能跟着得到封赏。

    这应该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反对呢?

    其实,对于如今的齐汉政权而言,

    不论是灭吴也好,灭魏也好,从来都不是军事问题。

    而是政治问题。

    确切地说,是权力分配问题。

    参考一下,历史上的西晋灭吴。

    蜀汉灭亡以后,司马昭曾定下三年之内灭吴的计划。

    可现实却是,吴国足足挺了十七年才被灭掉。

    这是为何呢?

    难道是因为吴国很强吗?

    可当时的吴国,除了陆抗以外,已经没一个像人的了。

    甚至还出了赫赫有名的暴君孙皓,使劲折腾百姓。

    当时的吴国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再看后来晋朝出兵灭吴时,深陷党争内斗,管理一塌糊涂。

    结果就这样,还是把吴国给灭掉了。

    而且基本上是一路平推。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