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鉴古心经(2 / 5)

加入书签

sp;   翻开第一页,没有署名,只有一行略小的字:“夫鉴古者,非独观其形,辨其质,更须感其神,会其意。物有灵犀,通乎人心…”

    再往后翻,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大开眼界!这根本不是什么传统的古玩鉴定指南,里面几乎没讲任何具体的器型、釉色、款识特征,通篇都在讲一种玄之又玄的“心法”!

    什么“凝心静气,意守丹田,以神触物,以物观心”… 什么“气随指走,感其寒温,辨其燥润,察其流转”… 还有什么“物之喜怒哀乐,皆蕴于气,心诚则灵,自可感应”…

    这…这怎么看都像是一本…修炼秘籍?还是那种江湖骗子用来唬人的?

    陈墨白看得一头雾水,又觉得莫名熟悉。这上面描述的“以神触物”、“感其寒温”,怎么那么像自己那莫名其妙得来的“手感”?

    他强压激动,继续往下看。后面开始出现一些类似经络运行的示意图,标注着气息该如何流转,指尖该如何发力,甚至还有如何收敛心神,避免被古物中残留的强烈情绪反噬的法门…

    越看,他后背越是冒出一层白毛汗!

    这《鉴古心经》里记载的东西,简直就是在为他那无法控制的“手感”量身定做理论体系和操作手册!

    他之前感知器物,全凭本能,时灵时不灵,而且每次感知完都头晕眼花,精神疲惫,原来是因为不得法门,耗神过度!而这书里,竟然详细记载了如何循序渐进地锻炼这种感知力,如何控制感知的深度和范围,甚至如何调息恢复!

    书的最后几页,笔迹似乎与前面不同,更加潦草急促,记载的内容也更加惊世骇俗。不再是简单的感知,而是提到了“望气”、“辨光”乃至更高深的“神交”境界…但似乎有所残缺,语焉不详。

    最后一行字更是让他瞳孔一缩:“…琉璃通灵,触物知古,然物灵反噬,非心志坚定者不可为,慎之!慎之!”

    琉璃通灵!触物知古!

    这八个字,像一道闪电劈进陈墨白的脑海!难道自己那能力的来源,和师父家传的那盏神秘琉璃盏有关?师公和师父早就知道这种能力的存在?这本《鉴古心经》,就是修炼和驾驭这种能力的法门?

    无数的疑问和巨大的兴奋感冲击着他。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书中的每一个字句。许多之前实践中模糊的、无法理解的感受,此刻都有了理论的印证和解释!

    比如为什么触摸某些凶器或陪葬品会感到不适甚至看到恐怖幻象(煞气或死气反噬); 为什么触摸那些传承有序、被主人珍爱的器物会感到温暖舒畅(祥和之气); 为什么能力时灵时不灵(心神不宁,气息不畅)…

    他当即按照书中最基础的“凝神篇”尝试起来。盘膝坐下,眼观鼻,鼻观心,调整呼吸,意守丹田,努力将纷杂的念头排除…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