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修仙九境(3 / 4)
为本,相为形。修本得真,相貌,想要什么样,就能长成什么样。”
第二日,李海益和往常一样,随老师学道。
庄遵,主学两样学问,一为《道德经》,二为《易》。
老师修行,《道德经》为根本,《易》为用,都很重要。
得了真传的第二天,庄遵着重在讲易。
李海益耳边,再次开始二重奏。
此时,得了《六归经》之后,李海益也明白,耳边这二重奏,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这是《六归经》内有记载的一种小技巧,名为通玄道音。
同样的内容,在通玄道音的加持下,便成了真正的修行之法,实用之术。
一天的讲解之后,李海益也终于明白,这易之用,是怎么用了。
观想天地,以己身为气,用六归之法修行,最终返归于道。
这个过程,如何返归,就需要有迹可循,有理可依。
易,就是目前来看,最完善的一种理与迹。
“正好,我这金手指“西游幻镜”,也明显是依易理出卦象,然后抽取奖励。如今,倒是能扎实学习了。”
当日晚,李海益再次按照庄遵的指点,点燃香炉。
当晚,李海益得到了《周易骨髓》和易理玄图一册,辅助《六归经》观想。
第二日,李海益再次归根观想。
在充沛的天罡清气的辅助下,李海益元精稳固,短短两日,便走完了寻常修行者三年的炼精养身的苦功。
第三日,李海益去学道,听到的,是卜算之法。
李海益自己就精通卜算之法。
但是,不同的卜算之法,原理各不相同。
庄遵所传,是在观想出的内天地之中,以易理推演卜算。
此卜算之法最大的好处,是不外求,无后患,坏处则是,这卜算若是超过了自己的道行,那必然不准。
要知道,庄遵不出仕,以卜算为业,每日如此。
而且,还一直是赚够当日所需,就不再卜算。
还留下了“日得百钱,即闭户下帘”得典故。
这样天天卜算,若是用的盗取天机的卜算之法,那早死百八十回了。
第三日晚,李海益再次点燃香炉。
庄遵神游至此,对李海益道:
“三日已满,我安身立命得本事,都传给你了,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日后能否再见,就看你的功果了!”
“恭贺老师功行圆满,九劫升仙!”
没错,庄遵其实三日前,就已经历经九劫,到了随时都能升仙的地步了。
强留三日,教导李海益三门真传法门,是真的将自己所有能传的,都传干净了。
庄遵和菩提祖师没法比,他是人间修士,上天,也只是得道的仙道新人。
菩提祖师,可是大觉金仙,本事让李海益学几万年也学不干净。
庄遵一个凡人,幼年学道。
辛苦一辈子,也就参悟出这点东西,还借了前人智慧。
短短三日,就将一辈子的苦功,都交给了李海益。
“又一个恩师,看来,日后上了天,得好好安排自家这个老师才行!”
李海益下定决心,将此事记在了心中。
另外一边,庄遵神游归体之后,提笔留下了一封书信,算是个告别。
催动体内九道仙气,入了观想的内天地之中。
九道仙气,一入内天地。
庄遵的道躯,立刻化作道气,随仙气一并回归了内天地。
在天庭升仙池的牵引下,飞向了天庭。
原地,只留下一封信,以及一具杂气组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