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天下之困(2 / 5)
问:“当下该如何动棋?”
赵诚正在地图上规划线条,听到询问后,回了一句:“等,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必须守住待变才有机会。”
浦娥:“守到什么时候?”
赵诚停下了手上绳矩,缓缓道:“过去主掌大爻数十万军团的,是数百里外的爻君;而那时,君和将是相疑。所以现在,还得守到他们先犯错误。“
…视角来到千里之外…
天翅城,家族领地。此时外面淅沥沥的下着雨,归家省亲的武飞现在在看望家中人,——即南边效力的武家子弟中,有两个奴生子不小心殒命了。
武飞得回来进行抚恤,张罗仪仗队吹敲打弹,风风光光两位马革裹尸武家子弟的神位迎入祠堂。并且在祠堂中,宣布将他们遗孤抬入本宗中,入族学坐前三排,并且成年后有族田分配。
忙完了这些事情后,武飞看着北边军报,正在面前沙盘上复刻军事情况。
武飞在完整确定了大爻这一年来打的有来有回,没有多大变化后,略微安心不少。
武飞纯粹是因为响应系统北方任务后,才会这么“忧国”。但凡是能躺在南边,现在戍帝哪怕是再损失几路大军,自己都能一边啃黄瓜一边看。
武飞看得出来,大爻现在指挥体系变了,于是将北边的四边地盘,分开标注上了,所属将军的姓。因为现在已经是藩镇。
朝廷主管的几十万大军,和藩镇主管的几十万大军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在国土防御战中。
朝廷的几十万大军如果不是进攻,而是防守的话,决策体系在帝都,决策从前线传到帝都延迟太长,防守官僚会相互之间推卸责任,以至于处处防御处处有漏洞。
数年前,赵诚这位昊天将军就是利用这样的“延迟”见缝插针,用佯攻刺激朝廷的神经,调动朝廷的大军,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战绩。
但现在,朝廷显然对前沿军将失去了节制,形成了兵马藩镇。这些藩镇将领自身就在前沿,决策链变短了,并且只在意自己核心城池,不再受到额外的干扰,即,某些城池被围攻时,不会如同过往那样,被朝廷严斥必须救援某部,各自守好各自的防区后,反而把局势稳住了。
武飞:藩镇掌握的城镇是不好打的。守将可以大胆的运用本土人,不再是为朝廷委任士大夫指派而操劳,能彻底和全城百姓同心同德。
当指挥体系内都是责任相关人,战前就能积极严谨构建防御物资,鼓动青壮出力修补工事。至少不会出现擂鼓震天,太守为了展示自己宠辱不惊,还在喝酒作诗的荒唐之事。
但维持藩镇的代价就是多地赋税被占用。武飞的目光,在以渤郡为中心的昊国前沿和北方四镇之间反复比较。并根据戍天历20年时,大爻各地税赋的数据,进行了国力模拟,昊国并不比四边军镇要充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