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文明墓碑(4 / 9)
暂时称之为“铁序文明”)。他们擅长基因工程、机械自动化和社会管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精确规划,以追求极致的效率和集体利益。网络最初给予他们管理复杂社会的算法,但他们逐渐将算法用于彻底控制个体思想,消除一切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自由意志。最终,文明变成了一个毫无生气、停滞不前的精密机器,当一次未曾预料到的恒星活动异常发生时,这个缺乏弹性和应对未知能力的文明,因其僵化而迅速崩溃。
第四块生机勃勃的木质石碑,属于一个与自然深度融合的文明(“绿径文明”)。他们能直接与动植物交流,利用生物技术创造奇迹,生活在对生态圈极度尊重的平衡中。但他们最终因对“自然平衡”的极端教条化理解,拒绝任何可能“干扰自然”的技术进步(包括必要的医疗和灾害防御),当一次全球性的冰河期突然降临时,他们因技术储备不足而无法应对,文明被严寒吞噬。
第五块流动的沙晶石碑,讲述了一个崇尚个体自由、精神探索和艺术表达的文明(“千面文明”)的故事。他们产生了无数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和灵性导师,意识个体高度发达。但他们缺乏统一的社会组织和应对大规模物理挑战(如小行星撞击)的科技能力,各个城邦和团体各自为政,最终在灾难面前无力回天。
第六块纯净水晶石碑,则记录了一个几乎与第七迭代前期相似的文明(“镜像文明”)。他们同样接收了网络的指引,同样面临技术与意识的平衡问题,甚至同样成功组织了一次全球性的意识协调事件,暂时稳定了能量网络。但在那之后,他们陷入了自满,认为危机已经彻底过去,放松了警惕,未能将持续的意识和道德教育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内部滋生的新的不平等(基于意识能力的强弱)、对网络资源的争夺、以及未能彻底解决的环境问题,在几代人之后再次累积,最终以一场席卷全球的意识形态战争和随之而来的技术滥用而告终。
随着他们逐一查看这些石碑,一个清晰得令人窒息的模式浮现出来。每个文明都在网络的引导下发展出独特的道路,每个文明都收到了明确而具体的警告,指出了它们道路上的潜在陷阱。但每个文明,都因其最引以为傲的特质所衍生出的傲慢(对技术的、对心灵的、对秩序的、对自然的、对个体的、对短期成功的傲慢),或因对未知的深层恐惧,而忽视了警告,最终走向了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的毁灭。
“第七块石碑…”马克西姆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他手中的能量探测器发出尖锐的蜂鸣,“它…它是空的?不,不是空的…它的能量读数…是活跃的!和其他六块完全不一样!”
确实,排列在圆形阵列末位的第七块乳白色琉璃石碑,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雕刻的痕迹。但它的内部,那些混沌流动的光影,却散发着一种“正在进行”的动态感,仿佛有无形的刻刀正在其中酝酿、等待着落下决定性的一笔。
瓦西里娃立刻进行更精细的能量扫描,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这块石碑的能量特征…不仅是活跃的…它是在记录!实时记录!它在…它在吸收某种信息场,可能是全球意识场的总体状态,或者是…与我们第七迭代核心命运相关的关键参数流!”
叶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他明白了:“它不是空的…它是在等待被书写。我们的故事…第七迭代的终章…正在被实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