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牌局 死道友不死贫道(4 / 5)
sp; 而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皇宫。
退位的九位皇子联合发布《退位宣言》,宣布永久放弃复辟可能,并将历代秘藏档案全部移交“人民记忆库”。其中一份记载震惊世人:
>永昌三年冬,皇后产孪。双男。其一命名‘念’,立为储君;其二命名‘影’,封‘幽宁公子’,居寒渊祠,终生不得现世。每年冬至,需由当朝天子亲赴祠中,诵读《罪录》一遍,谓之‘涤君心’。
文件末尾附有一幅画像:两个婴儿并卧于锦褥之上,面容几乎一模一样,唯有眉间一点朱砂不同。画旁小字注明:
>“影”体弱,然神慧。五岁能通《礼运》,七岁著《悯民诗》十篇。十四岁求见母后,未允。十六岁绝食三日,只求一问:“我是否存在?”
>十七岁卒,临终言:“愿后来者,皆有名可唤。”
阿念捧着这份档案,久久伫立于归墟碑林之前。
他终于明白,为何钟顶会开出冰莲??那是被压抑一生的灵魂,在终结时刻绽放的最后一丝尊严。
他转身走进学堂,提笔写下新的章程:
>自今日起,凡新生儿取名,不得仅录户籍,须由家族、邻里、师长三方见证,共议其名。名者,非标签,乃承诺。
>每年冬至,举国举行“唤名祭”:朗读所有曾被遗忘者之名,尤其是那些死于战争、饥荒、迫害而无墓无碑之人。
>教育之目的,非培养顺民,而在培育敢于说“我不懂”、“我不同意”、“我要试试看”的人。
春去秋来,三年光阴流转。
归墟不再是废墟,而成了“心源之地”??一座没有围墙的学院,聚集来自四方的教师、工匠、医者、诗人。他们不教标准答案,只引导提问;不评分数高低,只记录成长轨迹。
小女孩已长成少女,成为第一位“梦语讲师”,专授如何解读潜意识中的创伤与希望。她常说:“梦里的怪物,往往是小时候没人听你说话时长出来的。”
某日清晨,阿念独自登上桃树坡,在那片曾埋藏秘密的地穴旁立下一块石碑,上书:
>此处安息者:
>阿影,生于永昌三年冬
>他曾存在,他曾痛苦,他曾渴望被看见
>今以真名称之,永不遗忘
风吹过树林,纸灯笼叮咚作响,仿佛回应着某种跨越时空的对话。
夜深人静时,阿念再次梦见那座玻璃宫殿。但这一次,墙壁出现了裂痕。一个男孩从里面走出来,穿着旧式童装,手里拿着一本写满作业的本子。他走到阿念面前,轻轻放下本子,然后伸手摘下了头顶那枚象征“影子”的黑纱帽。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