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牌局 死道友不死贫道(3 / 5)

加入书签

院中央,声音坚定,“每个村庄设一间小屋,墙上不贴律法,不挂训诫,只写一个问题:你今天说了几次‘不’?为什么说?又为什么不说?”

    李婉儿补充道:“我们将收集所有孩子的梦,编成《梦典》。让大人们知道,他们的恐惧是如何一代代压在孩子肩上的。”

    西北牧民营的男子站出来:“我们愿把‘葬龙图’公之于众,让百姓自己决定是否拔掉镇魂钉。”

    而那位曾献上断剑的女子则说:“我要回到部落,教女孩们练剑。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让她们明白??手可以用来拥抱,也可以用来推开。”

    七日后,第一间“提问屋”在归墟落成。门楣上挂着一块木牌,由小女孩亲手书写:

    >进来的人,请先回答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做过一件让自己后悔的事?

    >如果有,你想对那时的自己说什么?

    起初无人敢进。直到某个深夜,一位老学究踉跄走入,颤抖着写下:“我曾逼我儿背诵《孝经》三百遍,只因他不肯跪拜权贵。后来他投井自尽……我想告诉他:对不起,你不必完美,你只要活着就好。”

    第二天清晨,这张纸条被人默默抄录,传遍十里八乡。

    与此同时,京城政局剧变。三皇子发动兵变,率三千禁军围攻共治议会。然而当他们抵达城门前时,却发现整条长街已被灯笼铺满??不是燃烧的灯,而是千百个孩子亲手折叠的未点燃之灯,整齐排列,组成一行大字:

    **你们也要让我们长大后说谎吗?**

    士兵们愣住了。带队将领竟是当年参与焚烧史料的一名副将,此刻望着灯笼,突然单膝跪地,摘下头盔,痛哭失声。

    “我儿子上个月问我:爸爸,你说谎的时候,心里疼不疼?我说不疼。可我知道我在骗他……也骗自己。”

    兵变就此瓦解。三皇子被捕,供出幕后主使竟是太傅一脉的老臣集团。他们承认,百年来一直通过操控教育内容维持统治:“只要孩子从小相信‘服从即美德’,大人就不必讲理。”

    阿念得知此事,并未下令处决任何人。相反,他提议设立“赎罪庭”??凡曾施行压迫者,须公开讲述自己为何曾选择沉默或加害,并接受受害者家属质问。不强制原谅,不限定结局,只为让真相流通。

    第一个走上赎罪庭的,是那位曾下令焚毁史书的大臣。他颤巍巍地陈述完罪行后,台下一名青年起身,平静地说:“我是你当年下令处死的史官之子。我不原谅你。但我谢谢你今天说出真相。这让我终于能写下父亲的名字。”

    全场寂静。

    一个月后,全国已有四百余座“提问屋”建成,二百多所学校废除强制背诵制度,改为“思辨日”??学生可质疑课本内容,教师必须回应。更有地方自发组织“梦境分享会”,父母与子女围坐一圈,轮流讲述最害怕的梦。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