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新的可能(4 / 7)

加入书签

b的级别。

    这里最关键的突破是我们的新型霍尔推进器。

    传统的霍尔推进器,推力小,效率高,但通常只用于卫星变轨。

    我们的新型推进器,在技术上实现了两个重大突破,

    首先是推力增幅。我们通过优化阳极结构和磁场布局,将离子束的加速效率提升了近一倍,这意味着同等电能下,我们的推力是传统霍尔推进器的两倍。

    其次是寿命延长。霍尔推进器的关键损耗在于陶瓷通道的侵蚀。

    我们采用了全新的耐侵蚀陶瓷材料,并优化了离子束的聚焦,大幅减少了对通道的冲击。这使得我们的推进器能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推力输出。

    那麽,由化石燃料的火箭提供初始速度,靠霍尔推进器进行变轨,从地球去月球需要花多久?

    传统的霍尔推进器,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时间。

    但我们的新型推进器,可以将这个时间缩短到10到14天。

    听起来很长,对吧?但别忘了,它消耗的燃料极少,几乎都是氙气。这使得我们能够携带更多的有效载荷。

    从月球返回地球,时间会更短。

    因为月球的逃逸速度只有2.4公里每秒,电磁轨道提供了初始推力。

    然后,只需要霍尔推进器进行微调,就能进入返回地球的轨道。

    这个过程,我们预计在3-5天内完成,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技术难点。首先是变轨的精确性。

    霍尔推进器的推力虽然比传统化学火箭稳定,但它推力小。

    这要求我们的变轨计算必须异常精准,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宇宙飞船偏离轨道。

    其次是电源系统。

    霍尔推进器需要稳定的高压电,这要求飞船上的核电池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

    恰好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的。」

    林燃的直播间里,弹幕再次疯狂刷屏,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充满想像力的未来世界里。

    或者说不是未来,也许明年就能看到。

    在看直播的观众们心想,10到14天哪里久了?去月球怎麽说的好像出一趟远门一样。

    不过现在,好像确实去月球,跟出趟远门差不了太多,一百万rmb一次的月球往返,富裕家庭已经能承担得起这个路费了。

    「我看弹幕里一些懂行的已经在刷新型霍尔推进器打造空中物流无人机和个人飞行器了,只能说短期内成本还降不下来,要等成本降下来才行。

    动辄几千万的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