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 条约签订(3 / 4)
济命脉和政治独立性拱手让人。
齐亚诺知道,这看似是选择,实则根本没有选择。墨索里尼和他,早已走上了依附德国求存的道路。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齐亚诺敏锐地注意到一个现象:每当奥匈帝国代表在亚得里亚海利益划分、边境贸易、战俘交换等具体问题上试图过分逼迫意大利时,路易斯总会适时地介入。
甚至是在奥匈要求意大利削减海军预算自废武功的时候,路易斯也站出来表示海军是意大利的生命线之一,不应如此逼迫意大利。
他会从“德国角度”出发,强调“过度削弱意大利不符合地区稳定”、“需要保证意大利拥有基本的经济活力以履行赔偿义务”等等,巧妙地给奥匈帝国施加压力,让其适可而止。
这种看似“偏袒”意大利的姿态,与其说是为了保护意大利,不如说是在精心调控对意大利压力的“度”。
既要让意大利感到疼痛和依赖,又不能把它逼到绝境以至于狗急跳墙。
这种手段,让齐亚诺在感到屈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德国产生了一种复杂的依赖心理,至少德国人还需要一个“稳定”的意大利,而奥匈帝国,似乎只想从意大利身上撕下尽可能多的肉。
漫长的拉锯战从上午持续到黄昏,每一条款都经过反复的争吵、妥协、再争吵。
齐亚诺据理力争,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外交孤立下,他的挣扎显得苍白无力。
他通过加密信道与罗马的墨索里尼保持着紧急沟通,每一次汇报都伴随着领袖在威尼斯宫那头的咆哮与无奈的最终首肯。
最终,当窗外的天色完全暗下,别墅内华灯初上时,一份用德、意、法、匈牙利四种文字书写的秘密停战协定草案,摆在了谈判桌上。
意大利方面,齐亚诺以颤抖的手,代表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承诺:
同意向奥匈帝国支付一笔巨额的名为“人道主义赔偿”的款项,具体支付方案后续详谈。
接受与奥匈帝国重新划定的亚得里亚海利益范围,在某些方面做出了让步。
承诺在最短时间内,公开宣布退出第三国际,并退出与帝国公约的一切战争状态。
而帝国公约方面(主要由德国代表承诺):
在意大利公开宣布退出战争后,立即实现全面停火。
奥匈帝国军队及非洲法国武装力量,将在规定时间内从所有意大利领土撤军。
德意志帝国保证在意大利退出第三国际并停战后,帝国公约会全面停止与意大利的战争状态,并“尊重”意大利的“独立自主”。(尽管所有人都明白这“独立自主”在新的依附关系下能剩下多少)
关于加入德国经济政治同盟的提议,路易斯“大度”地表示这可以作为意大利未来的“选择”,不列入此次停战协定,给了齐亚诺和墨索里尼最后一点遮羞布。
签字仪式在一种复杂尴尬的气氛中进行。
齐亚诺拿起笔,感觉那支笔有千钧之重。
他知道,这一笔下去,意味着意大利彻底背叛了曾经的盟友,将法兰西公社等第三国际成员推向了更绝望的深渊,也意味着意大利从此将被绑上德国的战车,前途未卜。
也意味着,倘若这个条约未来在意大利造成了什么完全无法挽回的影响,墨索里尼可以把他这个条约签字者拉出去背锅。
但他没有选择。
笔尖落下,留下清晰的签名。奥匈代表带着一丝不甘和算计签了字,非洲法国代表迅速跟上。
最后,路易斯以沉稳的姿态,在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为这场秘密交易盖上了正式的印章。
一九四三年九月十日晚,在瑞士伯尔尼一栋不为人知的别墅里,意大利社会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