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平衡(4 / 5)

加入书签

。”

    赵忠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满足,指尖划过貂皮柔滑如水的毛尖。

    “边鄙武夫,难得这份‘孝心’和眼力劲儿,晋阳那点事,王氏嘛……树大根深,难免招风,倒了也就倒了,重要的是,天子眼前,得有个明白人说话。”

    张让嘴角扯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将玉璧小心收入锦盒。

    “说的是,这张显,识得大体,晓得谁是真正在御前明察秋毫之人,不过也亏得他是误打误撞,近些日子陛下被那些世家大族气的厉害,这不刚起了气头就有忠良给陛下出了口恶气。”

    “这张显呐,也是员福将哟~”

    司徒杨赐府的书斋,檀香清冽。

    这位四世三公的魁首展开荀彧代笔的长信,初时眉头微蹙,待读到王氏通敌卖国、资敌铁器盐粮时,捻着胡须的手指猛地一紧,竟生生捻断了几根花白的胡须!

    一股凛然的怒气自他眉宇间升腾而起。

    他强压怒火继续读下去,信中描述的边关危如累卵、胡骑肆虐的景象,以及张显草创的减赋、司法、用寒士等新政,又让他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陷入长久的沉默。

    最终,他将信纸缓缓折起,收入袖中,对着窗外的沉沉夜色,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手段酷烈……然观其心迹,似以社稷边防为念。新政若真能施行……倒也算……一剂猛药。”

    敌意虽未全消,但那份冰冷的审视已然松动。

    谏议大夫刘陶的府邸则截然不同。

    这位以“鸣凤”之烈著称的大夫读完信,猛地一掌拍在书案上,“啪”的一声震得笔架上的毛笔都跳了起来,墨汁溅湿了袍袖。

    “杀得好!痛快!”他须发戟张,眼中怒火如炽:“王泽此獠!通敌卖国,死有余辜!张显此举,是为国锄奸!大快人心!”

    他激动地在室内踱步,目光扫过信中“设‘司法曹’以平民冤”等字句。

    “好!此等新政,正合吾意!此子有胆魄,有担当!边关有此人,或可稍安!”

    他对张显的观感,由疑虑转为激赏。

    太尉陈耽的关注点则牢牢锁在军事边防上。

    他反复咀嚼着信中内情,脸色铁青:“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王氏该杀!千刀万剐亦不为过!”

    再看到张显迅速整军、修缮关隘的举措,紧绷的脸色才略略缓和:“临危受命,行事果决,颇知兵事之要……边陲糜烂至此,或许……真需此等霹雳手段方能整肃?”

    他对张显的果断和那份边防意识,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