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平衡(3 / 5)
令人叹服。”
“主公谬赞。”荀彧淡然回礼,目光再次投向那份承载着并州未来的名单。
张显的目光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
荀彧起身说道:“十常侍,大臣皆有计出,但要堵住悠悠士人之口,还需再行举荐素有声望的贤才。”
“王烈,大儒郭泰高足,隐居太原乡野,德望素著。
陈纪,名臣陈寔之子,现屈居县学博士,才器宏深。
此二人声望足以服众,且与王氏素无瓜葛,甚至隐隐受其排挤。”
张显点头叹息:“一环还需扣着一环,如履薄冰啊.文若当真有信心请出这二人?”
荀彧自信一笑拱手一礼:“主公举荐便是,余下之事交予彧即可!”
“那就拜托文若了!”
说罢,他取过朝廷制式的奏章素帛,亲自执笔。
王佐之才就是王佐之才,短短几日时间就将并州与朝堂的一切关联都洞彻关键,并定下计策。
权衡一道,虑虒一众皆无能比荀彧更强者,即便是韩暨,还真就如他自己当日所说,荀彧之才就连他这个昔日张显帐下最得力的文臣也要退避三舍。
张显摇了摇头,清除杂念,笔锋而下、
“臣使匈奴中郎将张显,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拜表以闻……臣访得太原贤士二人,才德足堪大用,伏乞天恩拔擢,以安地方,以彰圣化……”
笔锋落处,对王烈极尽推崇、
“故太学生领袖、海内大儒郭林宗之高足王烈公,学究天人,德行高洁……昔避浊流,隐于乡野……臣举荐王烈公为太原郡丞,主理教化,表率群伦,并请加‘光禄大夫’荣衔,以慰其德……”
对陈纪也不吝赞誉、
“颍川名门之后,故太丘长陈公之嗣子陈纪,字元方,家学渊源深厚,才器宏深敏达……昔因风骨嶙峋,不附权贵,屈居下僚,实为明珠蒙尘……臣察其经纬之才,沉毅明断,足可任剧邑繁剧……恳请授为太原郡功曹从事,以展其能……”
数日后,洛阳。
中常侍张让的私邸深处,暖阁熏香。
一方温润如凝血的和田血玉蟠龙璧在他保养得宜的手中反复摩挲,玉璧的龙纹在烛光下仿佛要腾空而起,映得他狭长的眼眸精光闪烁。
旁边错金博山炉升腾着袅袅紫烟,异香扑鼻,几案上,还堆着上好的并州紫貂皮和成箱的糖霜。
“啧……这张显,倒是个懂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