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杭开循环 谈罢柴米战罢桑麻(2 / 3)

加入书签

>

楚怀瑾点头:“谁不是呢?打又打不动,谈又谈不拢,只能这么耗着。”

远处的秦军大营里,叶嬴烈看着士兵们用破甲片晒野菜干,对陆玄舟叹道:“这仗啊,怕是要成‘杭开城日常’了。”

陆玄舟啃着树皮苦笑:“至少……不用死人了。”

夕阳下,谈判的破庙里又传来争吵声,城外的空地上士兵们又在“演戏”

般冲锋,野狗叼着骨头在两军中间晃悠,像个看热闹的观众。

这场“谁都谈不拢、谁也打不赢”

的战争,就这样在谈与打的循环里,耗成了杭开城的一道荒诞风景——没人知道结局,却也没人愿意先停下这无尽的拉锯。

杭开城的风里,终于有了秋意。

这场战争早已没了“胜负”

的意义,只剩下“十日谈判、十日打仗”

的固定循环,像老≈bp;c10ck(钟表)一样精准——双方士兵甚至能掐着日子算:“今天该收谈判文书了”

“明天该换岗守城了”

,连骂阵都带着“例行公事”

的麻木。

谈判十日:账本大战与“糊涂账”

谈判的十日里,破庙的桌子腿都快被拍断了,却连“暂时停火”

的条款都没改明白。

秦军代表翻着磨破的账本,指腹在“柴火损失两堆”

的字迹上反复摩挲,声音拔高八度:“这个月你们又烧了我们两堆柴火,枯枝都算上,得赔三十捆!”

楚凡的代表掏出更破的本子,纸页缺了角还沾着泥,拍得桌子直响:“上个月你们偷了我们三口水缸,有一口还是新的!

先还回来再说赔偿!”

楚怀瑾蹲在门槛上啃野果,汁水顺着下巴滴到战袍上,听烦了就把果核一吐:“柴火换水缸,一捆柴火抵一口缸,两捆抵两口,剩下一口欠着!

抵消!

下一条!”

秦军代表急了:“不对!

水缸比柴火贵!

得两捆柴火抵一口缸!”

联军代表立刻站起来:“我们的水缸是陶土的,你们的柴火是湿的!

明明一捆抵一口!”

两人为“谁欠谁一根柴火”

吵到太阳西斜,唾沫星子溅到账本上,把字迹晕成了一团。

最后楚吞岳扶着柱子咳着血进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账本,指节因为用力而白:“别吵了……我记着,下个月一起算!”

其实他掀开账本时,早就忘了上次记到哪一页,只是见双方吵得脸红脖子粗,干脆用“记账”

当台阶下。

等众人散了,他偷偷把账本塞给亲兵:“找个太阳好的日子晒晒,别让他们看出我记混了。”

亲兵憋笑点头,转身就把这事当笑话传遍了营地——毕竟谁都知道,这账本早成了“糊涂账”

连破庙的麻雀都摸透了规律:每天辰时准能听到吵架声,午时会闻到双方偷偷煮野菜的香味,傍晚则看着代表们气鼓鼓地各回营地,第二天再来拍桌子。

有次秦军代表带来的干粮是烤红薯,还没吵两句就被香味勾得分神,偷偷塞给联军代表半块:“先垫垫,吵饿了没力气算账。”

联军代表回赠一把野枣:“这个甜,润嗓子。”

转头两人又为“红薯算不算军粮赔偿”

吵得不可开交。

打仗的十日更像“过家家”

:秦军每天派五十人“攻城”

,穿着洗得白的铠甲,到城下鞠个躬似的射三支箭——箭头还是木头做的,射到城墙上“啪嗒”

掉下来,然后整整齐齐排队去河边洗衣服,肥皂角都带着统一的草木香;联军在城头安排五十人“防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