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 217 章 县长的醒悟(4 / 6)
塞。他从没想过这方向。过去总觉得大投资大项目才叫政绩,却忽视了本地特色。
“还有兴盛镇的旅游,”李毅飞继续道,“单靠老房子吸引力有限,游客拍拍照就走。
我们县的苹果基地大部分在兴盛镇吧?可以把苹果种植和古村旅游结合,搞‘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线路,让游客参与农事,住农家院,吃农家饭,走时带点杂粮产品。
这样才能留住游客,把消费留在白水。”
徐志国听得点头,赶紧记录。他原先对李毅飞的轻视没了,只剩佩服。这年轻书记的眼光确实更接地气。
“还有个基础问题,”李毅飞语气转沉,“全县的灌溉设施,现在能正常用的有多少?效率如何?”
徐志国一愣,想了想:“大部分应该还能用吧?去年还拨钱修了几个镇的泵站和水渠。”
李毅飞又递过一份文件:“这是我让农业局做的统计。全县十二座泵站,八座瘫痪或半瘫痪,剩下的四座出水量不到一半。
去年修的那几处,只是表面工程,管子换一小段,闸阀刷层漆,核心机组根本没动。今年春灌一试水,又坏了,老百姓骂得很。”
徐志国脸涨得通红。去年那笔钱是他批的,当时杨江栋说“意思到了就行,别太较真”,他就没严格督办。没想到底下人如此欺上瞒下。
“这…太荒唐!是我的失职!”他猛地站起,“我回去就让农业局、水利局全面排查!所有问题泵站水渠限期修好!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李毅飞摆手让他坐下:“认识到问题就好,关键是如何解决。
灌溉是农业的命脉,命脉不通,农民怎么安心生产?怎么相信政府?”他语气缓和些,“我已经让农业局联系了省农科院专家,下周就来帮我们做全面诊断,制定修复升级方案。
这方面也能申请省级资金。到时候,咱们一起去乡镇看看,听听农民的想法。”
徐志国听着,心里既愧疚又折服。
李毅飞不仅点出他的问题,连解决方案、专家资源、资金渠道都安排好了,没一句斥责,却比任何批评都有力,既给他留了面子,又推动了工作。
他望着李毅飞,之前的戒备、猜疑都没了,只剩信服。
“毅飞书记,您这真是帮了大忙!”他由衷地说,“您放心!
下周我一定全程陪同专家团,现场办公,把灌溉这件事办好!以后县里工作,您指哪儿我打哪儿!”
李毅飞笑了:“志国县长言重了。咱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目标都是为了白水发展,为了老百姓过好日子。齐心协力就好。”
徐志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