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 217 章 县长的醒悟(3 / 6)
音依然平淡,却带着重量。
徐志国手指捏着纸张,指节发白。他当然知道,不少还是他批示“请环保局酌情处理”的,但当时杨江栋说“老百姓不懂,别听风就是雨”,他就没再跟进。
此刻被当面点出,尴尬又狼狈。“这…确实是我工作不够深入!”他立刻认错,“我回去就亲自督办!
让环保局限期核查反馈,确保每个诉求都落实!整改方案也加快推进!”
李毅飞看着他,心下了然。这老狐狸,见风使舵倒快。
李毅飞面上不显,手指点了点文件上的补贴政策:“上级对我们白水的环境问题很关注,批评之余也给了政策。
只要企业真心整改,最高能申请三成补贴。剩下的,县里可以协调银行提供低息贷款。”
徐志国眼睛一亮!他之前最头疼的就是整改资金,怕影响县里财政和GDP,没想到李毅飞已经铺好了路。
他赶紧拿笔在文件上标记:“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回去就召集环保局、企业和银行开会,成立专班,倒排工期,保证月内让所有企业动起来!”
“光动起来不够。”李毅飞向后靠近椅背,“整改的核心是让企业焕发新生,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环境效益。
如果敷衍了事,不如直接关停,腾出空间给更绿色的产业。”
徐志国连连点头:“您说得对!我们一定高标准严要求!绝不容许敷衍!”他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李毅飞不是要追究责任,而是指明方向。
李毅飞看他放松下来,话锋一转:“环境问题要治本,还得靠发展。
志国县长,白水是农业县,你觉得下一步该怎么挖掘农业潜力?”
徐志国没料到话题转到农业,怔了下,随即笑道:“我有些想法正好向您汇报。我们县粮食产量稳定,我想招几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提升附加值,带动就业。
另外兴盛镇有些老建筑,我想包装成古镇旅游项目,就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开发方……”
他说得自得,觉得这思路稳妥又能出政绩,却见李毅飞微微摇头。
“引进大企业没错,但不能只盯大块头。你知道我们县杂粮年产量多少吗?
小米、绿豆、红小豆,都是无公害的。但现在农户散卖,被二道贩子低价收走,好东西卖不出价。
如果能引进几家中小型杂粮加工企业,开发成高端产品,打造‘白水杂粮’品牌,价格能翻几番,直接带动农户增收。
这比招一个大工厂更实在。”
徐志国笔停在半空,一时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