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刘伊妃:先母曾文秀之墓?(11 / 11)

加入书签

倒是可以回去跟他聊一聊这桩趣事,世界之大真的无巧不有呢。

    既来之,则安之。

    暮色渐起,山风裹挟着桂花香拂过她的发梢,远处传来归鸟的啼鸣。

    刘伊妃将刚刚摘下的野蔷薇和雏菊分出了些,静静地摆在墓碑前,随即准备离开。

    一连几日,这位为角色准备了几乎近一年的年轻女演员,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整座金陵城。

    挹江门墙根湿滑的青苔,中山码头呼啸的江风,清凉山脚下最后的安全区。

    暮色里最后一班轮渡鸣笛起航,江鸥掠过中山码头残缺的“天下为公”标语,像历史长卷里未干的墨点。

    明城墙下,当纤瘦身影被路灯拉长投射在斑驳弹孔墙上时,她突然驻足,模仿张纯如举起右手虚按墙面,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褪去“神仙姐姐”的柔光滤镜,此刻的刘伊妃眼底沉淀着金陵城的厚重。

    她知道,当明天开机的镜头对准自己额角新生的一根白发时,那便是最动人的妆造——

    自己终于和1995年的张纯如融为一体。

    2006年7月31号的晚上,文青少女刘伊妃在自己的博客上,为金陵体验之旅画上句号,写下了开拍前的最后一段博文:

    原以为要演的是历史苦难,却在馄饨摊的烟火里懂了张纯如的执念。

    那些惨痛的数字背后,是会在雨夜给邻居送伞的阿婆,是硬塞茶叶蛋的民工,是活在市井褶皱里的千万个具体的人。

    表演不再是模仿某个动作和神态,而是把秦淮河的月光装进镜头,替那段不能言说的岁月开口。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