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之历史暗码(2 / 5)
。
从财政危机角度来看,空印案导致地方官员用空白文书虚报税赋,中央财政收入锐减30。
迁徙富户可绕过腐败的税收系统,直接掠夺江南财富。
江南地区一直是国家的经济重心,富户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朝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充实国库。”
卢卡斯分析道:“从社会控制的技术层面来看,将富户编入‘匠户’‘灶户’等世袭职业,切断其与土地的联系。
明代户籍档案显示,迁徙户中83失去原有资产。
这样一来,富户们失去了经济基础,无法再对朝廷的统治构成威胁。
同时,凤阳花鼓戏中‘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唱词,实为对反抗者的精神绞杀,让其他人对朝廷的权威产生敬畏之心。”
艾莉森接着说:“这场富户迁徙事件,反映了朝廷与地方富户之间深刻的矛盾。
朝廷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和经济利益,不惜采取强制手段剥夺富户的财富和资产,而富户们则在这场权力与资本的较量中成为了牺牲品。”
在探讨郑芝龙养活20万军队的秘诀时,卢卡斯兴奋地说:“郑芝龙的海盗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的三级财富榨取体系非常巧妙。
先是海盗保险业,商船缴纳10货物价值的‘保护费’,可获得郑家旗帜庇护。
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显示,1630年代该费用年入达200万两白银。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商业保险,只不过是通过暴力的手段来保障商船的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艾莉森点头表示赞同:“其次是港口经济垄断,他在澎湖、金门建立‘海上租界’,向各国商船征收吨位税。
西班牙史料记载,马尼拉港关税的40流入郑氏口袋。
他将海盗窝点变成了繁荣的贸易中心,通过控制港口来获取巨额财富。”
卢卡斯继续说道:“最后是人口贩卖网络,他将东南亚俘虏贩卖至日本为奴,单次交易规模千人。
菲律宾总督报告称,郑芝龙每年输出奴隶约5000人。
这是一条极其残忍的财富获取途径,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成为了他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
艾莉森补充道:“郑芝龙的军事工业复合体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在安平建立可同时建造50艘战船的船坞,配备荷兰进口的青铜火炮。
同时,他雇佣日本忍者收集葡萄牙、荷兰舰队动向,情报传递度比官方驿站快3倍。
这种军事与工业的结合,让他在海上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财富和势力范围。”
当谈到清军屠城的问题时,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艾莉森沉重地说:“清军在扬州、昆山、嘉兴、江阴、常熟、金华、南昌、广州等地大肆屠城,造成了大量无辜百姓的死亡。
从抵抗成本分析表来看,扬州抗清兵力1万,屠杀规模8万;广州抗清兵力5000,屠杀规模10万。
而北方一些城市,如北京,抗清兵力0,屠杀规模仅3000。
这似乎表明屠杀规模与抵抗程度有一定的关联,但又不完全如此。”
卢卡斯分析道:“清军的统治策略在不断进化。
扬州模式通过极端暴力制造示范效应,使后续城市投降率提升70。
江阴模式中,81天围城后屠城,但当地士绅仍组织反抗,证明暴力存在失效边界。
嘉定屠城后焚毁所有,企图根除反抗思想源头,但记忆的种子总会在废墟中重生。”
艾莉森接着说:“从经济理性考量来看,江南地区熟练织工日产值为05两白银,屠杀导致苏州丝绸业停滞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