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朕也就不能再容忍了!(3 / 4)
往频繁的航海范围,而大汉的航行范围,甚至囊括了位于中亚的贵霜帝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安息帝国(伊朗)。
而民间商贾有不少人曾组织船队进行航海贸易,抵达了红海、波斯湾,来到了被唤作“大秦”的罗马帝国境内,将价贵于黄金的丝绸大量贩卖给罗马贵族,一路上换来犀角、象牙、香料和孔雀、鹦鹉、大象等奇珍异兽,以及作为最高端奢侈品的“流离”(玻璃)器具,所获岂止万倍!
这些民间商贾在航海贸易的时候,还买回了一样东西作为奢侈品卖给大汉的贵族们,时人称之为“瓮人”。
杨孚编写《异物志》,提及:“瓮人,齿及目甚鲜白,面体异黑若漆,皆光泽”,嗯……也就是黑色的“尼哥”。
绝大部分是来自南亚的瓮人,也有少部分是来自航行至罗马帝国的埃及行省的黑人,或是罗马商人从其他地方运来与大汉商贾进行贸易的品种。
只不过这些作为异域贡品和商品的“尼哥”……瓮人,在大汉的地位可能真不如家禽和牲畜。
毕竟此刻的大汉还没有棉花这种作物,咳咳,不是,尽管瓮奴力大,但能买下瓮人作为奴仆的贵族老爷们是绝对不缺几个奴仆的钱的,再能干无非就是多买几个奴仆的事儿,何况还语言不通。
贵族老爷们无非是图个新鲜,一时冲动买下这些瓮奴,但大汉对于异族的包容度没有那么强烈,这就使得在主人失去新鲜感后的瓮奴待遇,往往就是被其他仆役排挤至死。
这也是瓮奴贸易在大汉没有兴起的主要原因。
而大汉很少会在两国外交出使之外,派出官方船队进行贸易,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更多还是被民间商贾所获取,以至于大汉使者率领使团准备出海,都必须在民间招募熟识地理的商贾和航海经验充足的船手才能出海。
刘辩不单单是眼红这份海外贸易的利润,还有借此为大汉培养出稳定且成熟的海航技术的心思。
小冰河期,在没有先进科技的情况下,要应对一场场自然灾害,光是内部生产的资源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对外掠夺。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的财富,可未必逊色于发动对鲜卑、西域进行战争掠夺的财富。
纵然无法掠夺财富,将辣椒、木棉、芋头等海外的作物以及熬糖法等各种先进技术引进,也是有益于大汉度过小冰河期的。
大不了便是穷则勒石刻碑,富则自古以来,也算是为后人争取些更为直接的领土依据了。
“市舶司涉及利益太过广阔,两汉之间常平仓之所以时而废弛时而设立,便是由于腐败问题和财政问题。”太尉袁滂将手中的这份架构详述放下,缓缓抬起头看向贾诩,眼中略微带着几分质询,道,“财政且不论,但左、右二丞还不足以起到监察制约之效,上下勾结贪腐的事情未必不会发生,以贾侍中的智谋,应当不至于没有想到这一层吧?”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