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朕也就不能再容忍了!(2 / 4)

加入书签

且他对重臣们的关心也并非作假。

    臣子嘛,又不是为了造反而当官,大司农依旧是九卿,依旧执掌国库,核心地位与核心权力未曾被剥离就行。

    再者,这么仁德天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呢,他只是不希望我们如此辛劳,只是关心着我们的健康。

    就算是天子别有用心,那又如何呢,天子愿打,他们愿挨!

    而既然要交权,就要交地漂漂亮亮。

    否则那就不仅仅是在给新官署机构的主官使绊子了,而是在给推动这件事进行的天子使绊子了。

    这打的是天子的脸!

    积极配合权力的交接和转移,将来市舶司的主官也得承他一份情面,朝野间也会赞誉他心胸宽广,还能保持天子对自己的宠信。

    否则便是既结了仇,又失了体面,还恶了天子,智者不为之!

    天子的关爱带来的情感冲击稍稍褪去,众人的注意力也从天子削弱九卿权力的趋势,改为对这份《市舶司架构详述》的进一步审阅。

    尚书令刘陶眉头微蹙,他刚注意到市舶司除了“市”之外,还有“舶”这一项职权,看向贾诩问询道:“这舶司……不,这海科主管的海运事,应该不单单是让海科负责海路运输之事吧?”

    如果舶司就只是负责内河漕运,那甚至都不必分漕科和海科,甚至都不必单拎出来一个舶司。

    贾诩向刘陶行了一礼,道:“回令君,海科负责的事务囊括海运之事,但对外贸易方是海科的主要事务。”

    很难让人想象,汉朝竟然已经有了成形的“海上丝绸之路”,甚至于在后汉,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已然成为了许多商贾在陆上丝绸之路遭遇阻隔后的首选商路。

    西周时期,居住在南海之滨的岭南百越之民,就建立起了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并通过水路将其影响扩大到沿海和海外岛屿。

    而在春秋时期,齐国就在胶东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的贸易路线,直通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岛,甚至还有抵达东南亚其他岛屿和陆地的黄金通道。

    六百年前,吴国与齐国就已经在黄海进行了历史上第一场近海海战。

    秦末时期,南越甚至已能制造30吨的木楼船,在番禺和徐闻设港口,输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换取珠玑、犀牛、玳瑁、果、丝布,获利岂止万倍!

    大汉官方的使者船队和民间商贾贸易的船队,航行范围囊括了东亚的都元国、邑卢没国、谌离国、夫甘都卢国(四国位于今马来半岛、缅甸沿岸),皮宗(新加坡和印尼苏门答腊岛),叶调国(爪哇岛)以及南亚的已程不国(斯里兰卡),黄支国(印度东南海岸)。

    这部分地区是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