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刘辩:贾诩还是个仁善之人呐(2 / 5)
伤亡必然惨重。”
诸葛亮笑道:“战场之上,岂能不死人?但若能一举击溃赵云,夺取阳安关,便可长驱直入许昌,届时魏国根基动摇,天下大势便可逆转。”
庞统点头称是,随即问道:“那刘辩呢?他现在如何?”
诸葛亮淡淡道:“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
与此同时,阳安关内,赵云站在城楼上远眺,神色凝重。斥候刚刚传来消息,蜀军已集结三万大军,向阳安关方向推进。
“终于来了。”赵云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身旁副将王平问道:“将军,是否下令备战?”
赵云点头:“传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弓箭手列队,滚木?石准备,不得有丝毫松懈。”
王平领命而去,赵云转身看向城中百姓,心中暗叹:“这一战,不知又要牺牲多少性命。”
就在此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禀报道:“启禀将军,刘辩求见。”
赵云微微一怔,随即道:“带他进来。”
不多时,刘辩走入城楼,神色复杂地望着赵云。他穿着一身普通布衣,神情憔悴,眼中满是愧疚。
“赵将军……”他低声道,“我听说蜀军要进攻阳安关了。”
赵云点头:“不错。”
刘辩咬牙道:“我知道自己帮不了什么,但我愿意上城助战,哪怕只是一名小卒。”
赵云看着他,沉默片刻,缓缓道:“你已经受过一次折磨,我不愿你再卷入这场战争。”
刘辩急道:“可我不能袖手旁观!若不是我当初被孔明胁迫,也不会让蜀军有机可乘。如今我能做的,只有尽己之力,弥补过错。”
赵云深深看了他一眼,终是点头:“好,那你便随我一同守城。”
刘辩眼中闪过一抹坚定,重重地点头。
……
数日后,蜀军兵临城下,旌旗蔽日,鼓声震天。
赵云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立于城头,目光如炬。
“将士们!”他高声喝道,“今日敌军压境,阳安关存亡在此一战!若我等退一步,则魏国危矣!我赵子龙誓与此城共存亡,尔等可愿与我并肩死战!”
“愿与将军共死战!”众将士齐声怒吼,气势如虹。
赵云回头望了一眼刘辩,后者紧握长剑,眼中燃起斗志。
“好!”赵云大喝一声,“开火!”
顿时,箭雨倾泻,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