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刘辩:贾诩还是个仁善之人呐(1 / 5)
“哦~”
“嗯~”
“嘶~”
翻阅着《太史公记》、《太史公记后传》、《汉书》以及《汉记》等多本史册,刘辩时不时发出满是惊讶语气的感慨。
在来到东观翻阅史册前,他总觉得是自己无能...
赵云整顿军务,阳安关内一片肃杀之气。各营将士皆知即将迎来一场生死大战,士气高昂,但又透着一股压抑的紧张。魏军虽胜一役,却深知真正的较量尚未开始,而蜀军在诸葛亮的调度下,已悄然调整阵型,意图再施奇谋。
夜色如墨,寒风呼啸。赵云召集诸将议事,帐中灯火通明,气氛凝重。
“孔明此人,用兵诡谲,善设圈套。”赵云沉声道,“他此次虽未能成功利用刘辩动摇我军军心,但我料其必有后手。”
郭嘉点头道:“不错。蜀军主力仍在汉中,若我们贸然出击,恐怕正中其下怀。依我看,应以守为攻,待其疲惫之时再行反击。”
张?皱眉道:“可若一味防守,岂不让我军陷入被动?况且洛阳空虚,若蜀军真欲直取洛阳,恐难以抵挡。”
赵云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洛阳乃魏国根基,不容有失。我意分兵两路??一路由我亲自统领,继续镇守阳安关,牵制蜀军主力;另一路由你与郭嘉率领,星夜驰援洛阳,以防万一。”
郭嘉略一思索,拱手道:“将军此策可行。只是……若蜀军趁机进攻阳安关,您一人独撑大局,恐有危险。”
赵云淡然一笑:“无妨。阳安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军严防死守,蜀军便难以突破。待你们抵达洛阳稳住局势,我便可伺机反攻。”
张?抱拳道:“末将领命!”
……
翌日清晨,张?与郭嘉率五千精锐轻骑出发,日夜兼程赶往洛阳。而赵云则坐镇阳安关,每日巡视防线,鼓舞士气,令将士们无不敬服。
然而,正如赵云所料,蜀军并未闲着。诸葛亮在得知赵云分兵的消息后,微微一笑,对庞统道:“赵云果然上钩了。”
庞统疑惑道:“你是说,他真的会出兵攻打洛阳?”
诸葛亮摇头:“不,他不会亲自动身。但他分兵救援洛阳,已暴露弱点。阳安关虽固,却因兵力分散而不再坚不可摧。”
庞统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强攻阳安关?”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目光深邃:“正是如此。赵云虽智勇双全,但他太过谨慎,不愿轻易冒险。如今他孤守阳安关,正是我军破局之机。”
庞统沉吟道:“可阳安关地势险峻,若强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