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狄仁杰入伙(又长又粗的大章节)(5 / 8)

加入书签

暗中甄别可引为奥援之辈,此乃长远之布局。

“一石三鸟,狄某佩服。”

狄仁杰站起身,对着李贤郑重一揖:“狄某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助殿下成就大业!然则,此事凶险异常,绝非一蹴而就,往后行事,需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尤其切记,时机未至,万不可轻易显露锋芒!”

“狄公请起!”李贤连忙扶起他,心中激动万分,“得狄公相助,本王如虎添翼!”

刘建军也肃然道:“狄公放心,我们晓得轻重,积蓄力量,广结善缘,等待时机嘛!”

狄仁杰点头,重新落座,神色已与方才不同,更像是一位投入阵营的谋主:“既如此,那北易南粮之事,便依刘长史之策,我们私下谨慎进行。

“狄某南下之后,会立即着手筛选可靠之人,建立秘密渠道,殿下与长史在北地,需全力保障布产出与质量,此乃我等目前最重要之根基。

“不知狄某可否……”

他话锋一转,目光中带着一丝恳切:“……可否有幸亲眼一观那布工坊

“并非信不过殿下与长史,实因此事关乎重大,狄某需亲眼确认其产能、质量之稳定性,心中方有底气在南边运作。再者,或许也能从旁提供些微末建议。”

他这话合情合理,既表达了重视,也显露出他本身性子的谨慎。

李贤闻言,与刘建军交换了一个眼神,刘建军微微点头。

这一幕落在了狄仁杰眼里,让狄仁杰看着刘建军的目光又深重了几分。

“这有何难!”刘建军爽快答应,“狄公想看,随时都可以!工坊就在城外终南山脚下的大义谷里,咱们现在就可以动身!”

“大义谷……”狄仁杰沉吟片刻,似乎在记忆中搜索这个地方,“可是靠近子午谷的那处峪口确是隐蔽之所。如此甚好,那便有劳长史引路了。”

……

不多时,一辆外观朴素的马车便载着三人驶出沛王府,朝着长安城南的终南山方向而去。

车行近一个时辰,便来到了大义谷山谷,谷口有人暗中看守,见到王府马车标记,悄然放行。

刘建军率先跳下马车,伸手引路:“狄公,请!这边便是纺纱织布的工坊区,咱们的核心可都在这儿了。”

刘建军直接把狄仁杰带进了生产布的车间,巨大的水转大纺车首先映入眼帘,借助水力,带动数十个纱锭同时飞转,效率远非人力手摇可比。

纺出的纱再被送至一旁的织机处,织工们手脚并用,梭子飞快穿行,一匹匹厚实柔软的布便渐渐成型。

刘建军如数家珍地向狄仁杰介绍着各个环节,从采摘处理,到纺纱织布的原理、效率,再到成品布匹的优势。

他特意拿起一匹刚下织机的布递给狄仁杰:“狄公您摸摸看,这质地,这厚度,冬日里做衣做被,保暖效果极佳,价格却只有同等绸缎的十之一二,甚至比好些麻布还便宜耐用。”

狄仁杰仔细抚摸着手中的布,他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巧夺天工,利国利民!此物若能推广,实是百姓之福,只是……狄某有一事不解。”

狄仁杰从进来的时候眼神中就流露出困惑,但他一直没说,直到现在看到布成品才发问。

“狄公请说。”

“狄某方才见到那些织机……似乎不曾有人转动纱锭,就连飞梭也是无功自转……这,是如何做到的”

狄仁杰指着那高效运转却不见明显人力驱动的纺纱机和织布机,脸上写满了惊奇。

他并非不通实务的官僚,深知如此高效意味着什么。

李贤看了一眼那些纺纱机,瞬间了然,纺车是经由水力风车转动牵引,而水力风车是架设在大义谷旁挖通的水渠上的,所以从车间内部自然是看不到水转大纺车的,故而狄仁杰有此一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