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垂拱元年和最大的保护伞倒了(4K)(1 / 4)
第163章垂拱元年和最大的保护伞倒了(4k)
“我就怕你这么回答!”刘建军忽然说。
“嗯”李贤不解,看着他。
“武攸暨是你表弟,那武三思呢论辈分也该是你表弟吧你想过怎么对他么”
刘建军这个问题让李贤愣了一下。
但他还在问:“你好好想想你对武攸暨不同,到底是因为他是你的表弟,还是因为他这人本质上就不坏,或者是他并没有针对你做过什么坏事,再或者是这三者中都有一些。”
李贤奇怪道:“这有什么关系吗”
刘建军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有,而且关系很大,因为你想好对你母后的态度了吗”
……
刘建军嘴里的生态园开始动工了,他和刘仁轨把事情的细节敲定后,便开始对大义谷动工了。
虽说刘仁轨只是下管吏、户、礼三部,而这种大兴水利的工程都是交给工部来执行,但母后显然是把长安的一应事宜都交给了他,所以在刘仁轨以抗旱救灾的名义上疏后,也很快拿到了工部的批文。
朝廷按常规的挖修水渠、修建水坝给了批款,但那些钱显然是不够修建一整个生态园的。
刘建军说不急,先修着,钱总归是会有的。
大义谷动工的当天,招工处人满为患。
唐朝的课役实行租庸调制度,所谓租,就是农业税,以缴纳粮食方式尽义务;所谓庸,就是无偿服役,以义务劳动方式尽义务;所谓调,就是附加税,以缴纳丝织布帛方式尽义务。
而大义谷作为朝廷组织的水利工程,自然就符合这其中的“庸”。
虽说庸役能抵扣课役,但往日的杂役绝不会有这般热闹的景象。
造成这种人满为患的情况,只因刘建军下了另外一个规定:
一名胥吏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拿着簿册高声喊道:“都别挤!排队登记!按刘长史吩咐,此次大义谷水利工程,虽是朝廷征役,但沛王府额外补贴!每日管两餐干饭,旬日有一次荤腥!另,每人每日另补贴十文现钱!”
这话就像是在滚油里滴入了冷水,瞬间就炸开了锅。
“十文钱!还管饭”
“真的假的不会是骗我们去白干活吧”
“沛王府说的,还能有假那可是咱圣人的亲阿兄!”
“快!快给我登记!我家能出两个壮劳力!”
……
李贤和刘建军以及刘仁轨就站在不远处看着踊跃的应役现场。
刘仁轨神情有些担忧,道:“建军,此法……是否太过僭越朝廷规制,役乃本分,如此厚待,恐开奢靡之风,日后其他工程难以为继啊!”
李贤也能理解他的担忧。
若是这次庸役开了先例,那今后的庸役没了这般待遇,恐有哗变。
刘建军倒是对这事儿不在乎,笑呵呵的说:“刘公,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明年大旱,这些人现在能挣一口吃的,攒下几文活命钱,家里或许就能多熬过一个月。
“朝廷给的款子有限,但这钱和粮食,是从王府公账和我自个儿腰包里出,不贪不占,补贴的是为我大唐兴修水利、应对天灾的功臣,有何不可这叫……嗯,激励士气!
“至于您说的恐开奢靡之风,这我倒是不认同。
“且不说咱已经特意说明了这钱是沛王府额外补贴的,就说单单只是十文钱,两顿饭,就能换一个人替你卖命,这全天下还有比咱们大唐百姓更廉价的吗
“再者说,您看这效率。
“若是强征,百姓必有怨气,出工不出力,拖延时日,反而耗费更多,如今他们为了这饭食和工钱,必会拼命干活,工程进度快,早日完工,早日引水抗旱,岂不更好这叫小钱,省大钱,办大事!
“至于今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