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o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1 / 3)

加入书签

内比都的局势,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愈湍急。

杨龙虽凭借雷霆手段和关键证据暂时压制了旧势力的反扑,但他“华人”

的身份和背后第五特区的影子,如同原罪,在骠国军政府内部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利益受损者心中,埋下了更深的芥蒂。

闵上将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暂时妥协,但这妥协并非真心实意,更像是一种蛰伏。

他需要时间消化杨龙带来的冲击,也需要一个更稳妥、更不沾血的方式来处理这个日益尾大不掉的“合作者”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暗流在旧势力残存分子和一些心怀不满的骠族少壮派军官中,开始流传一种论调:“杨龙能拿到如此机密的核心证据,恰恰说明他与外部势力勾结之深。

他今天能用这些证据扳倒索图,明天就能用其他证据扳倒在座的任何人。”

这种论调极具煽动性,尤其迎合了军内日益抬头的大骠族主义情绪。

先前被李刚部分影响的媒体,在更强大的压力或更优厚的利益许诺下,开始悄然转向。

他们不再直接攻击闵上将或为索图鸣冤,而是将矛头集中指向杨龙的“身份问题”

一些看似“客观”

的评论文章开始探讨“国家核心权力部门是否应由非主体民族人士长期担任要职”

,并引用“国际经验”

暗示潜在风险。

市井之间,关于杨龙“架空总司令”

、“欲效仿古代权臣”

的谣言开始散播。

议会中一些原本中立的议员开始对杨龙主管的部门工作提出种种质疑。

从军费开支的细节,到人事任免的“程序问题”

,再到对特区政策的“关切”

,各种听证会、质询会接踵而至,让杨龙及其团队疲于应付,消耗了大量精力和政治资本。

他提出的旨在促进经济展、缓和民族矛盾的政策,在议会层面遭到各种刁难和拖延,难以推行。

闵上将以“减轻杨龙将军工作负担,使其更专注于军队现代化”

为由,对军政秘书处的权力进行“优化调整”

几个关键部门,如人事、后勤、情报分析等,被划归新成立的、直接对总司令负责的“特别办公室”

或交由其他忠于闵上将的将领分管。

杨龙虽然保留了主任头衔,但实际权力被大幅削弱,逐渐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之外。

那些曾因利益而与杨龙走近的官员和将领,在感受到风向变化后,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他。

重要的社交场合不再邀请他,私下里的沟通也变得谨慎而官方。

曾经许诺的支持在关键时刻变得含糊其辞。

吴温奈将军等元老也保持了沉默,他们或许不认同极端民族主义,但更不愿在局势不明时卷入漩涡。

先前答应给予特区的物资配额和贸易便利,在实际执行中被层层设卡,大打折扣。

通往特区的关键道路修缮计划被无限期推迟,特区在骠国腹地的商业活动受到各种“合规审查”

的骚扰,经济损失开始显现。

军政府以防务需要为名,对几个关键地区的驻军进行“例行”

轮换。

一些被认为与杨龙关系较好或对特区态度温和的部队被调离核心岗位或边境要冲,取而代之的是由极端民族主义将领掌控的、对华人势力抱有敌意的部队。

特区周边的军事压力并未因之前的冲突平息而减少,反而以一种更常规、更不易被指责的方式持续存在。

杨龙在内比都的官方警卫人员被以“加强保护”

或“统一调配”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