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o9章 大骠族主义萌芽(1 / 3)
内比都,风雨欲来。
杨龙兼任军政秘书处主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迅演变为暗流汹涌。
他雷厉风行,上任伊始便以“整顿军纪、提高效能”
为名,撤换了几名索图时代的旧将,安插了自己信得过的人,并开始审核几个被质疑的军方采购项目,刀锋直指旧势力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旧势力的反扑,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狠辣。
他们深知正面抗衡手握证据的杨龙不明智,便将矛头指向了杨龙的根基第五特区,以及他本人“忠诚度”
的软肋。
先难的是一批亲军政府的媒体和部分被旧势力操控的议员。
他们并未直接提及索图案,而是巧妙地转移焦点:
指控一:“国中之国”
。
大肆渲染第五特区拥兵自重,拒绝中央整编,边境驻军异常调动,对骠国主权构成威胁。
将特区正常的防卫部署扭曲为分裂倾向。
指控二:“经济吸血”
。
指责特区利用特殊地位,垄断玉石、木材等战略资源贸易,偷漏巨额税款,导致国家财政受损,肥了特区而瘦了中央。
指控三:“外部势力代言人”
。
这是最阴险的一招。
他们开始散播谣言,暗示杨龙及其背后的第五特区与“北方邻国”
关系过于密切,其政策倾向可能损害骠国国家利益,杨龙更像是“某大国利益的守门人”
,而非骠国的将军。
甚至影射暹罗黑水覆灭事件背后有“更大势力的影子”
,试图将水搅浑。
这些言论在内比都的议会和部分军方高层中引起了不少共鸣。
长期以来对特区独立性的忌惮、对华人经济影响力的嫉妒,以及根深蒂固的排外情绪,被旧势力成功点燃。
一时间,要求“彻查特区经济问题”
、“规范边境管理”
、“明确杨龙将军立场”
的声音甚嚣尘上。
几乎与舆论攻击同步,与第五特区接壤的、由旧势力将领控制的几个骠军边防师,开始频繁制造事端。
从小规模的越境巡逻、设立争议哨所,展到故意扣押特区运输物资的车辆,甚至向特区控制的矿区和种植园方向进行警告性射击。
旧势力借口“防范边境不稳”
,将两个装备精良的快反应营调往特区方向,摆出施压姿态。
军方后勤部门开始以“程序审查”
为由,延迟或克扣原本应分配给特区部队的燃油、弹药和被装补给。
这些行动目的明确想要试探特区的底线,激怒特区率先开火,从而坐实特区“叛乱”
的罪名,为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制造借口;同时,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特区进行消耗和封锁。
面对汹涌而来的攻势,关翡坐镇特区总部,与李刚、郑粟、北斗等人昼夜不停地分析局势,制定对策。
情报部门在李刚的主导下开始运转起来。
李刚动用掌控的信徒网络和部分渗透的媒体资源,匿名释放出更多索图及其党羽贪腐、奢靡生活的具体细节,并揭露他们才是真正中饱私囊、出卖国家利益的蛀虫。
同时,宣传第五特区为骠国经济展、边境稳定做出的实际贡献,将“经济吸血”
的帽子反扣回去。
利用“夜鹰”
u盘中获取的、涉及其他派系官员的一些不大不小的把柄,进行匿名敲打或利益交换,拉拢中间派,孤立死硬的反特区派。
李刚的策略是:“让反对我们的人声音变小,让沉默的人开始为我们说话。”
针对“外部势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