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泥人托梦(1 / 2)

加入书签

清河边上有个柳树村,村里有个穷书生叫陈良才,二十出头,一心想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这年大比之年,他收拾了简陋行囊,告别乡亲,踏上了进京之路。

陈良才家境贫寒,盘缠有限,一路上省吃俭用。这日天色已晚,他见前方有座破庙,便决定在此过夜。不曾想夜里风雨大作,本就体弱的他染了风寒,第二天就发起高烧,勉强走了十几里路,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路旁。

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陋但干净的床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正端着药碗喂他。

“小伙子,你可算醒了。”老翁笑道,“你在路边昏倒了,我已经照顾你三天了。”

陈良才感激不尽,询问后方知老翁姓周,独自住在山脚下,以采药为生。周老翁不仅分文不取,还拿出积蓄为他抓药治病。

养病期间,陈良才见周老翁家中清贫,却待人热忱,不禁问道:“老伯待我如此恩重,不知可有什么需要晚辈效劳的?”

周老翁叹了口气:“老夫今年七十有三,无儿无女,唯一的心愿就是死后能葬入周家祖坟,有人每年清明给我烧炷香。这简单要求,却无人可托啊。”

陈良才当即拍胸保证:“老伯救命之恩,晚辈没齿难忘!待我考取功名,定回来报答。若您百年之后,我必亲自将您安葬在祖坟,年年祭扫!”

周老翁连连摆手:“使不得,你前程似锦,莫要为我这山野老头耽误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陈良才郑重承诺。

半月后,陈良才病愈,准备重新上路。周老翁不仅送他干粮盘缠,还特意塞给他一吊钱:“京城花费大,这点钱你拿着应急。”

陈良才千恩万谢,再次保证必当回报,这才辞别周老翁,继续赶路。

也许是周老翁的善举感动了上天,陈良才此番进京异常顺利,不仅考中进士,还因文章出众被点为探花,一下子名扬京城。不久便被派往江南富庶之地为官。

起初几年,陈良才还时常想起周老翁,打算抽空回去探望。但官场应酬多,公务繁忙,加上娶了上司的女儿为妻,生活越发富足,渐渐就把当年的承诺淡忘了。

偶尔夜深人静时,他会突然想起周老翁,但转念一想:“山野老翁,说不定早已不在人世。我如今身份尊贵,何必再去那穷乡僻壤?”于是便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十年过去,陈良才已官至四品,家财万贯,奴仆成群。这年冬天,他突然开始做一个怪梦。

梦中,周老翁浑身是泥,瑟瑟发抖地站在他床前,哭诉道:“陈公子,我好冷啊,野狗啃我的骨头,雨水泡着我的身子,你说过要葬我入祖坟的,为何言而无信?”

陈良才每次都被惊醒,浑身冷汗。起初一月一两次,后来几乎夜夜如此。他精神日渐不济,妻子请来名医诊治,却都查不出病因。

“老爷怕是中了邪,要不要请个道士来看看?”妻子建议。

陈良才心中有鬼,不敢声张,只推脱是公务劳累所致。

然而梦魇越来越严重,周老翁在梦中的形象也越来越可怕,有时满身是血,有时肢体残缺。陈良才终于受不了,派心腹管家周福回当年遇险之地查探。

一个月后,周福回来,面色凝重地汇报:“老爷,那周老翁已经去世八年了。”

“怎么死的?葬在何处?”陈良才急忙问道。

周福叹了口气:“据当地人说,周老翁在老爷离开后第二年就病倒了。临终前,他托邻居给老爷捎信,但那时老爷已离京赴任,信没能送到。周老翁死后,邻居们凑钱买了口薄棺,本想暂时安置在义庄,等老爷回来再下葬。谁知义庄失火,棺材被烧毁,尸体滚落出来,无人料理,最终被野狗拖到后山分食。如今只剩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