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修笔匠的秘密(2 / 3)

加入书签

知...修笔多少钱?我眼下只有五文钱...”说着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满脸窘迫。

陈六摆手:“穷书生修笔,分文不取。这是规矩。”见林慕言还要推辞,他又道:“你若过意不去,日后中了功名,多给我宣传宣传便是。”

林慕言感激不尽,再三鞠躬方离去。

待他走远,陈六却坐不住了。他关店门,悄悄尾随林慕言,想看看他住在何处。

穿过大半个镇子,直到镇西破旧的城隍庙旁,见林慕言进了一间摇摇欲坠的茅屋。陈六在窗外悄悄张望,只见屋内除一床一桌外别无他物,墙上却挂满了字画,桌上堆着书籍。

这时,隔壁走出个老妇,见陈六在张望,便道:“先生找慕言?可怜啊,这孩子父母双亡,独自过活,天天读书到深夜,饿了就喝冷水充饥。前几日病了一场,连药都买不起...”

陈六听在耳里,疼在心里。返回店铺后,他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林慕言又来到铺中,这次却不是来修笔的。

“先生大恩,无以为报。这是我昨夜抄完的书,得了二十文钱,买得一小包龙井,请先生尝尝。”林慕言递上一个小纸包,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

陈六接过茶叶,心中已有主意。他假意查看林慕言带来的笔,趁其不备,悄悄将一早准备好的三两碎银塞入笔袋中。

“这笔没事,用好料做的,再用三年也不坏。”陈六将笔递回。

林慕言全然未觉,再三道谢后离去。

约莫一炷香后,林慕言急匆匆返回,满脸通红:“先生!我笔袋里不知怎的多了一些碎银,定是您...”

陈六故作惊讶:“银子?年轻人,修笔的见多了,还没见过修出银子来的。想必是你自己遗忘的吧。”

“不可能!我笔袋里从来不会有这么多银子...”林慕言急得额头冒汗。

陈六压低声音:“或许是天意。听说城隍爷常保佑苦读的书生,说不定是看你勤奋,暗中相助呢。”

林慕言愣在原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陈六又道:“既是天赐,就莫要推辞。好好读书,将来有了出息,多帮助需要之人,便是对城隍爷最好的报答了。”

林慕言将信将疑,终究还是收下了银子,再三拜谢而去。

此后数月,每逢林慕言来修笔,陈六总找各种借口周济他,有时说笔修得特别顺手不肯收钱,有时塞些纸墨在他袋中,甚至谎称有富户要资助寒门学子,自己只是转交银两。

林慕言虽隐约觉得蹊跷,但见陈六总是板着脸不多解释,也不好一再追问,只能更加用功读书。

转眼乡试在即,林慕言前来辞行。

“先生屡次相助,慕言没齿难忘。此次赴考,定竭尽全力,不负先生厚望。”

陈六点头,破例多说几句:“读书人,笔墨是吃饭的家伙。我替你制了一支新笔,带着吧。”说着递过一个长木盒。

林慕言打开一看,是支精致的狼毫笔,笔杆上刻着“锦绣前程”四字。

“这太贵重了!”林慕言慌忙推辞。

“自家做的,不值几个钱。带着吧,考场上有支顺手的笔,总是好的。”陈六语气依旧平淡,眼中却有关切。

林慕言感激收下,告辞离去。

乡试放榜那日,整个梧桐镇都轰动了——林慕言中了举人!消息传来时,陈六正在修笔,手一抖,险些削坏了笔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傍晚,林慕言骑着高头大马回到镇上,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陈六的修笔铺。

铺外围满了看热闹的乡邻,只见林慕言下马,对着陈六倒头便拜:“先生大恩,慕言能有今日,全仗先生暗中相助!”

陈六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