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地脉蜈蚣王(1 / 4)
话说大宋朝年间,在京城南边有个繁华的镇子,名叫“清河镇”。这镇子靠着官道,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好不热闹。镇中心有家最大的酒楼,叫“醉仙楼”,老板姓王,人称王掌柜。王掌柜为人精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最近他却遇上了一件烦心事,一件让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怪事。
这事儿得从一个月前说起。王掌柜想着把“醉仙楼”翻新一下,多盖几间雅座,好招待更多贵客。于是,他请了镇上最好的工匠,拆了后院几间旧房,准备打地基。那天,工人们挖得正起劲,忽然“当”的一声闷响,锄头像是碰到了什么硬物。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以为是块大石头,便使出吃奶的劲儿往下挖,想把石头撬出来。
可挖出来一看,众人顿时愣住了。那不是石头,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青铜匣子。这匣子约莫一尺见方,通体青黑,上面刻满了谁也看不懂的诡异纹路,像是扭曲的虫子,又像是流动的云。匣子四周严丝合缝,没有锁孔,仿佛是一整块青铜浇铸而成。
工人们都是粗人,哪见过这等玩意儿?只当是挖到了什么宝贝,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王掌柜闻讯赶来,见这青铜匣子古色古香,心中也是一喜,以为是什么前朝留下的古董,能发笔小财。他让众人小心将匣子抬到院中,找了几个力气大的,想用锤子和凿子把它撬开。
“哐!哐!哐!”
几锤子下去,火星四溅,那青铜匣子却连个白印都没留下。王掌柜有些急了,让工匠们再加把劲。就在这时,只听“咔嚓”一声脆响,匣子顶上的一条缝隙突然裂开。一股难以形容的腥气,猛地从缝隙中喷涌而出!
那股腥气,比最臭的咸鱼缸还要浓烈百倍,带着一股子泥土深处才有的阴冷和腐朽。众人只觉得一股恶臭直冲脑门,眼前一黑,纷纷捂着鼻子干呕起来。王掌柜离得最近,被这股腥气一冲,当场就“哇”地一声吐了个一塌糊涂。
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
就在那股腥气弥漫开来的瞬间,整个清河镇的地皮,忽然轻轻地震动了一下。起初,所有人都以为是刚才用力过猛,晃动了房子。可紧接着,怪事发生了。街巷的地面,竟像水波一样,开始缓缓地起伏、波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仿佛变成了柔软的绸缎,一会儿鼓起一个包,一会儿又陷下去一个坑。街上的人站都站不稳,惊叫着扶住墙壁,以为是闹了地震。
但这“地震”却很奇怪,它没有巨响,只有一种沉闷的、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嗡嗡”声。而且,这波动只局限在清河镇这一片,出了镇口,地面就纹丝不动了。
接下来的几天,清河镇彻底乱了套。那股腥气如同跗骨之蛆,怎么也散不去,笼罩了整个镇子。地面更是不分昼夜地起伏,时强时弱。镇上的牲口焦躁不安,鸡犬不宁,夜里总能听到各种奇怪的嘶鸣声。更可怕的是,镇上开始有人生病,症状都差不多: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身上还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红肿的条痕,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抽打过。
王掌柜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这事儿绝不是挖到宝贝那么简单,八成是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他赶紧关了酒楼,备上厚礼,四处求神拜佛,可请来的和尚念经,道士画符,全都无济于事。那地面的起伏和那股腥气,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就在全镇人陷入绝望之际,有人给王掌柜出了一个主意:“城外白云观里,住着一位玄真道长,据说道法高深,能降妖除魔。掌柜的不妨去请他试试,或许能有办法。”
王掌柜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滚带爬地跑到白云观,扑通一声跪在玄真道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玄真道长是个年过六旬的老者,鹤发童颜,双目炯炯有神。他听完王掌柜的叙述,眉头紧锁,沉吟了半晌,才缓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