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酒香引仙(2 / 3)
>
张老实虽然疑惑,但还是点头:\"客官请便。\"
只见那书生走到墙边,挥毫泼墨,在墙上题下一首诗:
\"仙石镇西酒旗风,
醉仙酿里见神工。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落款是\"纯阳子\"。
张老实虽识字不多,但也看出这诗写得极好,连忙道谢。那跛足老者见状,哈哈大笑:\"吕兄又卖弄文采了!\"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一个药葫芦,递给张老实:\"掌柜的热情招待,无以为报,这葫芦里有些丹药,可治百病,延年益寿,就送给掌柜的吧。\"
张老实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几位能来小店就是缘分,哪能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那背着宝剑的大汉爽朗一笑:\"掌柜的莫要推辞,我们八人行走江湖,最重情义。今日受你款待,若不表示,心中难安。\"
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张老实见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再三道谢。
夜深了,雨势渐小。八人起身告辞,说是要继续赶路。张老实惊讶道:\"这深更半夜的,几位要去哪里?不如等天亮再走不迟。\"
白面书生笑道:\"我们习惯了夜行,掌柜的无需挂念。\"说着,八人走出酒馆,消失在雨夜中。
张老实站在门口,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总觉得这八人非同寻常。回到屋内,他看着墙上的诗和手中的药葫芦,心中疑惑更甚。
\"爹,您说这几位客人是什么来头啊?\"小荷收拾着碗筷,好奇地问道。
张老实摇摇头:\"说不准,但肯定不是普通人。\"
第二天一早,镇上就传开了消息:昨晚有人看见八道祥云从天而降,落在西街尽头!更有人说,那分明是八仙下凡!
张老实这才恍然大悟:那白面书生自称\"纯阳子\",可不就是吕洞宾吗?那跛足老者定是铁拐李,提花篮的是何仙姑,持渔鼓的是张果老...
\"天呐!八仙居然来咱们酒馆了!\"小荷激动得跳了起来。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三日,整个县城都知道了:仙石镇西街的\"醉仙居\"酒馆,因酒香引来了八仙下凡!吕洞宾还在墙上题了诗,铁拐李留下了仙家宝物!
从此,张老实的酒馆门庭若市。远近的客人慕名而来,有的为尝一口\"八仙喝过的美酒\",有的为看一眼吕洞宾的真迹,更有人专程来求药葫芦里的仙丹。
张老实为人厚道,从不坐地起价,反而更加用心酿酒。那药葫芦里的丹药,他也只用来救治真正有需要的穷苦人,从不收取分文。
三个月后,酒馆扩建了一倍,张老实还请了两位伙计帮忙。小荷也不用再忙里忙外,有空就跟着镇上的老先生学认字,尤其喜欢读墙上吕洞宾题的那首诗。
一年后的同一天,又是傍晚时分,天空飘着细雨。酒馆里客人不多,张老实正在柜台后算账,小荷在擦拭桌椅。
忽然,门口传来熟悉的笑声。张老实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那八位客人又来了!还是那副打扮,还是那般神采奕奕。
\"掌柜的,别来无恙啊!\"吕洞宾手持拂尘,含笑而入。
张老实激动得手都抖了:\"仙...仙长们又来了!小荷,快,快上茶!\"
八仙环顾四周,见酒馆焕然一新,墙上吕洞宾的题诗被精心保护着,还装裱了起来,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铁拐李拄着铁拐走到柜台前:\"掌柜的,我那药葫芦可还好用?\"
张老实连忙从怀中取出药葫芦:\"仙长的宝物,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呢!\"说着,他把这一年来用丹药救治穷人的事一一道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