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咸水谣(1 / 2)
康熙三十年,东海边的盐场像块褪色的蓝布,晒盐池泛着白花花的盐霜,风里裹着呛人的咸腥气。盐工们赤着脚在池里踩泥,裤脚卷到膝盖,古铜色的脊背晒得脱皮,嘴里哼着走调的号子:\"盐花白,海水咸,熬到日头落西山......\"
最特别的要数阿螺。这姑娘生得瘦巴巴的,扎着根油黑的麻花辫,可一开口唱歌,声音清得像敲碎的贝壳,带着股子海的腥甜。更奇的是,她唱得好时,晒盐池的盐水会咕嘟咕嘟冒泡,不到半日就能结出雪晶似的盐;要是唱得急了,池边的潮水会突然漫上来,打湿盐工的裤脚。
\"阿螺的嗓子是海神赏的。\"老盐工王伯蹲在池边抽烟袋,\"我小时候见她娘在礁石上洗衣裳,浪头扑过来要卷她,阿螺才三岁,张开嘴一唱,浪头竟退了半里地。\"
这话传到盐霸鲍万家,像块肥肉掉进油锅里。鲍万家垄断着方圆百里的盐市,囤的盐能堆成山,可总嫌赚得不够。他派狗腿子摸到阿螺家,拍着桌子说:\"明儿起,阿螺给爷专唱盐歌,唱一天给五斗米。\"
阿螺的爹跪在地上直磕头:\"姑娘家嗓子嫩,经不得累......\"
\"累?\"鲍万踹翻他的竹筐,\"你当我稀罕你这破茅草屋?明儿不送人来,老子烧了这破村子!\"
第二日天没亮,阿螺被捆着押到盐霸的院子里。那院子砌着青石板,中间挖了个大坑,四周堆着成山的盐。鲍万躺在竹榻上啃荔枝,瞥了她一眼:\"从今儿起,你就在这儿唱。唱得好,爷赏你锦缎;唱不好......\"他指了指坑边的石磨,\"就把你沉进盐卤池。\"
阿螺的手腕被麻绳勒得生疼,可她抬头望了望天,突然笑了:\"我唱,唱给你们听。\"
头一日,她唱的是《采珠谣》:\"潮涨潮落十八年,珠贝含泪沉深渊......\"歌声清凌凌的,像山涧泉水漫过盐池。晌午时分,池里的盐水突然咕嘟冒泡,白花花的盐晶从池底往上窜,比往日快了三倍不止。鲍万的狗腿子欢呼着去收盐,鲍万眯着眼摸算盘,嘴角翘得能挂油瓶。
第二日,阿螺唱的是《织网歌》:\"竹针穿线细又长,织就渔网捕龙王......\"这回更奇了,盐池边的潮水竟顺着她的歌声涨落。她唱到\"浪打船舷心发颤\",潮水就扑上石磨;唱到\"晒盐阿公擦汗珠\",潮水又乖乖退回去。鲍万看得入神,拍着大腿喊:\"好!再唱!\"
到了第三日,阿螺的声音哑了。她唱的是《盼郎归》:\"海鸥衔信过礁岩,不见阿郎踏浪来......\"这歌是她阿海走的那天唱的——阿海是隔壁村的渔工,去年出海再没回来。她唱着唱着,眼泪吧嗒吧嗒掉在盐池里,溅起的盐粒竟泛着淡红,像血。
鲍万不耐烦了:\"嚎什么丧!换首欢的!\"
阿螺抬头看他,眼里像烧着两团火:\"我会唱的,只有这些。\"
鲍万抄起马鞭抽过来,鞭梢抽在她脸上,火辣辣的疼。可她咬着牙,突然放开嗓子,唱的是新编的《盐工苦》:\"盐池白,盐工黑,盐霸的算盘压断背......\"这歌没头没尾,像海风卷着沙粒往人耳朵里钻。盐池里的盐水猛地沸腾起来,腾起大团白汽;晒盐场的石磨\"咔嚓\"裂开,盐粒像雨点似的往下掉。
\"反了!\"鲍万抄起椅子砸过去,可椅子刚举过头顶,就被一股子力量掀翻在地。阿螺的声音更响了,带着股子海啸的闷响:\"鲍万心狠似毒盐,榨干盐工血和汗......\"
院外的人听见了。王伯带着几十个盐工扛着铁锨冲进来,可还没到跟前,就见阿螺的歌声掀起一阵怪风。风里裹着咸湿的水雾,吹得鲍万的胡子乱颤。更骇人的是,远处的海平线翻起白浪,像头张牙舞爪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