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换颜(1 / 4)
清河县最出名的有两样:一是城东李记的桂花酿,二是画师张云生的画。
张云生不过二十出头,却已画技群,尤其擅长人物肖像。
请他画过像的人都说,张画师笔下不只是形似,更有神韵,仿佛能把人的魂儿都留在纸上。
更难得的是,这张云生本人长得眉目如画,俊朗非凡,是城里许多姑娘的梦中人。
张云生有个挚友,名叫赵明诚,是县衙里的一名文书。
与张云生不同,赵明诚相貌平平,但为人诚恳,学识渊博,两人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
每逢张云生作画至深夜,赵明诚总会提着李记的桂花酿和一包酱牛肉前来相伴。
“你这画中人的眼神还差些火候。”
赵明诚常会抿一口酒,指点道。
若是别人这么说,张云生定会觉得冒犯,但赵明诚不同——他总能一针见血。
张云生修改几笔,那画中人物果然更加鲜活。
“你啊,要不是做了文书,定是个比我更强的画师。”
张云生感叹。
赵明诚笑着摆手:“我只会看,不会画。
就像美食家未必是好厨子。”
这样的日子本可以一直过下去,直到那年春天的一场意外。
县衙库房突然起火,赵明诚本来已经安全出来,听说里面还有个熟睡的值夜杂役,又转身冲了进去。
人救出来了,赵明诚却被掉落的房梁砸中,脸上留下一片骇人的烧伤。
伤愈后,赵明诚的右脸从颧骨到下巴布满深红色的疤痕,肌肉扭曲,十分骇人。
孩童见到他会吓得啼哭,街边小贩会慌忙别过脸去。
自此,赵明诚像变了个人。
他辞去了文书的职务,整日躲在屋里,连张云生也不肯见。
张云生多次敲门,只听见屋内传来沙哑的声音:“云生兄,请回吧,我不想吓到你。”
张云生站在门外,心痛如绞。
一年过去,赵明诚依旧闭门不出。
张云生四处打听医治疤痕的方子,却都无功而返。
一位老大夫直言相告:“皮相易修,心伤难治。
就算疤痕淡去,他的心也已不是从前那颗了。”
直到有一天,张云生从一位游方道士那里听说了一个传说——百里外的云雾山深处,住着一位隐士,懂得一种换颜秘术,能将一人面容“画”
到另一人脸上。
“但这秘术代价极大,”
道士捋着胡须说,“施术者必将承受被换颜者的痛苦,你想清楚了。”
张云生没有丝毫犹豫。
三天后,他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云雾山的路。
山路崎岖,张云生走了整整七天,终于在一处竹林深处找到了那位隐士居住的茅屋。
隐士白苍颜,眼神却清澈如少年。
他听完张云生的来意,沉默许久。
“你可知这秘术的代价?”
隐士问。
“知道。”
张云生点头。
“知道却还要学?”
隐士挑眉,“为了一个朋友,舍弃你自己的容貌,值得吗?”
张云生想起赵明诚冲进火场救人的背影,坚定地说:“他值得。”
隐士长叹一声:“也罢,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便传你此术。”
接下来的一个月,张云生留在山中学习秘术。
这秘术说来玄妙,需以特制药水调和颜料,再以心神为笔,在月圆之夜,将一人的面容“临摹”
到另一人脸上。
“这不是普通的绘画,”
隐士告诫,“你要画的不是皮相,而是皮相之下的精神气韵。
稍有差池,两人都
↑返回顶部↑